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财经要闻

夏粮连续十年增产 农产品供给挑战仍不小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2013-06-26 09:01:00

  农业部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粮产量迎来“十连丰”。2004年以来,在经受了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双紧”、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双灾”、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等多重考验下,粮食连年增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全年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5%,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步入主要依靠科技轨道。可以说,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正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不过,在人口总量增加、城镇化水平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同时资源约束趋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因素的挑战逐渐突出。连年增产后,要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挑战依然不小。

  从需求看,我国每年人口总量增加约700多万人。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城市新增人口1000多万人,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每年粮食需求要增加40亿公斤。此外,随着农产品加工用途的拓展,粮食的使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也增加了需求。

  从生产看,当前农业生产的要素和环境已绷得很紧,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越来越大。农田灌溉用水缺口达到300多亿立方米,近10年年均因旱灾损失粮食600亿斤以上。

  从进口结构看,我国口粮需求保持基本稳定,但粳稻供求一直偏紧;谷物的饲料需求、加工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玉米由长期净出口转为持续净进口,饲用小麦明显增加;大豆、油料、食糖等需求旺盛,进口增加。

  从种植效益来看,由于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据统计,2011年3种主要粮食每亩净利润251元,远低于农民同时段的务工收入。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黄箱”支持总量可达农业总产值的8.5%,但目前实际只有1%。部分农业补贴政策激励效应递减,利益补偿力度偏小。

  从种粮主体来看,目前我国有2.6亿农户,户均经营土地不到半公顷,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地方以妇女和中老年务农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而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

  总之,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比较效益持续低下、国际市场持续冲击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务农种粮吸引力。针对农资价格上涨,要推动建立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和农资价格动态联动机制。

  同时,粮食规模经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令人欣喜的是,农民合作社开辟了农民合作的新机制,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我国家庭农场也已开始起步,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原标题:粮食连年增 挑战仍不小

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