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一天蒸发2510亿 央行仍旧强硬表态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 2013-06-25 09:15:00
原标题 【央行强硬表态“流动性总体合理”银行股一天蒸发2510亿】
记者 姜樊
银行“钱荒”仍在蔓延,央行却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合理”。在银行业看来,央行这个昔日的资金“奶妈”突然变成了铁石心肠的“后妈”,这导致昨日银行股全面跳水,整体跌幅达到6.68%。这一天,中国银行业16家上市银行,总市值蒸发了约2510亿元,流通市值蒸发了1440亿元。刨除5大国有银行外的11家商业银行,总市值减少约1175亿元,流通市值则减少了约904亿元。
央行无意注水引银行股大跌
昔日习惯了央行放水补充资金的银行业,最近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闹钱荒”已持续数周,不仅业内呼吁的降准迟迟不来,反倒等来了央行的无情回复。
昨日,央行首度对银行体系的“钱荒”问题发声。央行公告显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形势,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央行此话已表明无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这也给多日来“求资金”的银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此消息一出,在前一日还有小幅上涨的银行股,昨日便迎来了全面大跌。除了五大国有银行外,上市银行股价跌幅均超过5%。其中,平安银行跌停,民生、兴业、宁波、平安、浦发等银行均逼近跌停线,北京银行、华夏银行跌幅也均在8%以上。银行板块的大跌,也进一步促使A股下挫,失守2000点大关。
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又大涨
虽然央行并不认为市场缺钱,但种种迹象还是表明,银行在资金层面的确困难重重。昨日,虽然一直处于高位的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回落200基点至6.489%,但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却再度大涨611个基点,至15%的高位。前者代表着银行间资金流动性松紧程度,而后者则表示整个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松紧。
让银行业雪上加霜的是,被认为资金相对宽裕的四大行却在本周集中到了分红期。据公告显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2012年现金分红总额达到2502.84亿元,约占其2012年全年净利润的34.9%。而众所期盼的央行降准,能释放出的资金也不过4000亿元。
此前巴克莱银行对中国中小银行发出的风险增大的警示,也让银行股一落千丈。巴克莱重点提到了一些中等规模的银行,如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在利用信用风险资产的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上打擦边球。这些资产的违约风险,在巴克莱看来要远高于以债券为标的的逆回购/回购,而在过去的两年中,正是这部分资产增速惊人。
此外,昨日国开行原定于今日发行的200亿元金融债也暂停发放。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也与当下资金面紧张有关。此前农行招标发行的6个月期债券以及财政部发行的15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均因“钱荒”而部分流标。
资金紧张或将延至7月中旬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央行的表态一下将原来的“奶妈”角色转换成了“后妈”。但在一些业内学者看来,央行此举恰如其分,可谓“冷酷的母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尽管目前存在降准放水的空间,但央行不注资的原因也十分明确。在他看来,市场上并非是信贷短缺的问题,而是信贷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此时放出流动性,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引起通胀再度高企等不良反应。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也表示,央行的意图是打压风险偏好,促使商业银行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管理资产负债表,特别是控制一些机构流动性错配的风险。
“这轮资金紧张可能将持续到7月中旬。”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刘杨表示。瑞银证券也表示,未来几周,银行还将面临年中时点银行理财产品、超短期基金理财产品净赎回,7月中旬财政存款上缴数量再度增加等因素给资金层面带来的压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