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财经要闻

隔夜拆借利率连续第三天上升创造历史新高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   2013-06-21 10:02:00

原标题银行间拆借利率创新高

记者 高晨

    京华时报讯 昨天,银行间市场利率几乎全线上扬。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达到13.444%,相比前一日上升578.4个基点。这是隔夜拆借利率连续第三天上升,并刷新了前一阶段的高点,创造了历史新高。此外,1周利率亦首次突破10%,达到11.004%,也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银行出现“钱荒”,但央行仍不愿放弃发行央票,市场对逆回购重启的美好希望也再度被无情击碎。昨天,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例行的正/逆回购操作,仅发行3个月期央票20亿元。至此,本周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投放280亿元,在资金面“大旱”的背景下,280亿元可说是杯水车薪。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是在向市场传递收缩流动性的信号。

    名词

    拆借利率

    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主要用于弥补临时头寸不足,期限较短。拆借利率是由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它能比较灵活地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金的价格水平。拆借利率飙涨意味着金融机构缺钱,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剧增。

    分析

    多因素致资金面紧张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影响资金面的因素众多,除了财税缴存、补缴准备金等季节性因素外,还有新增外汇占款减少、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市场情绪、传闻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发酵共振,导致资金面紧张态势不断升级。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示,应该区分目前的资金紧张类型到底是真正的系统性紧张,还是因为季末各个银行都在抢资金造成的。总的来说,不应对当前的资金紧张局面过分担忧,“如果真的出现资金紧张,央行完全有能力应对。”

    近期降准愿望恐落空

    在资金紧张的现状下,市场对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解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专家普遍认为,近期降准的愿望恐将落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尽管降准仍有空间,但央行并不会在近期出手。“央行还是要维持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而降准虽然不代表着监管反向,但要看到,流动性流动不起来才是资金紧张的真正原因。”在吕随启看来,市场上并非信贷短缺,而是信贷需求量不足,此时放出流动性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引起通胀再度高企等不良反应。

    流动性正在缓慢收紧

    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目前整个金融业都指望央行不断“放水”来解决信贷资金的缺口问题,但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央行的流动性政策也因之开始微调,中国的流动性环境已经在缓慢收紧。

    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会议提出要盘活存量,实际上是向外界传递出要杜绝以往靠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增长的信号,央行或将对货币增速有所控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