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预测不保留欧元德国经济每年下滑0.5%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2013-05-08 10:25:00
自德国引入欧元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德国从欧元中获益匪浅。日前,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没有欧元,2013年至202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每年下滑约0.5%,造成约1.2万亿欧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在此期间继续保留欧元,则可以让德国居民每年增收约1100欧元。此外,重新引入德国马克还会冲击劳动力市场,使经济每年下滑0.5%,这意味着将减少20万个工作岗位。
自欧洲统一货币的构想萌生之时起,德国人对引入欧元的得失之辩就从未停止过,久拖不决的欧债危机更是加重了人们对欧元的怀疑。这种怀疑情绪基于一种假设,那就是“如果没有欧元,德国会变得更好”。由此,一个名为“德国的选择”的政党于4月14日宣布正式成立。该党以抛弃欧元为核心目标,而且民调支持率一度攀升至5%,矛头直指今年秋季举行的德国议会选举。但贝塔斯曼基金会的研究却给了这些欧元怀疑论者以有力的反击。
实际上相比于德国马克,欧元给德国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大的政治权力。
一是欧元大大增强了德国经济的竞争力。德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且制造业在德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了25%,而欧元的引入减少了国际贸易成本,且无须担忧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竞相贬值”给德国出口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德国制造”得以迅速占据欧盟统一大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欧元解体,德国经济繁荣所依赖的工业基础无疑将会受到威胁。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德国被迫重新启用德国马克,那么德国马克肯定会大幅升值,从而导致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急剧下降。
二是欧元的引入并未给德国企业带来不适。欧元的治理模式、欧洲央行的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目标几乎完全效仿原先的德国央行。所以对德国企业来说,他们所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和以前几乎是一样的,不需要为此过多地作出调整。
三是欧元提高了德国在欧盟的政治影响力。在欧洲统一货币的制度下,德国利用其强大的实体经济和出口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欧元区国家的融资能力逐渐依附于德国,致使其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受到德国的影响,这使得德国无形中具有了越来越强地“支配”其他欧盟成员国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德国而言,欧元的去留已经不是单纯的得失计算问题,而是德国的国家核心利益问题。
德国5月份最新发布的“德国趋势”民意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表示欧元这个概念其实不错,只是实施得比较差;同样也有76%的人坚信欧元将会度过危机;58%的人认为德国政府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欧元;有69%的人表示支持欧元。尽管调查显示仍有29%的人希望马克早日回归,但这一数据相比于去年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可见德国民众对欧元的认同度正逐步回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欧元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引入欧元10年多以来,欧元已经成为德国核心的国家利益,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捍卫欧元所耗费的任何成本与承担欧元崩溃所付出的代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