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 码: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首  页 | 新  闻 | 山  东国  内国  际体  育财  经烟  台| 蓬  莱

         便 民 | 女  性娱  乐 | 健  康图  片汽  车 | 房  产论  坛 | FLASH

      您的位置: 财经速览

郎咸平:迷信市场化太过肤浅 将毁了医改和教改

2005-12-05 09:01:44

资料图片

    “如果简单地认为市场化就能解决效率问题,那我告诉各位,这个思维太过肤浅。正是由于市场化,我国的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昨天,经济学界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直言。由于在科龙事件中的“郎顾之争”、关于国企改革的“郎周之争”之中的凌厉表现,使得郎咸平被冠以“郎监管”的称呼。

    郎咸平认为,迷信市场化将会毁了医疗改革,也会毁了教育——穷人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被剥夺。他是在《当代经理人》杂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等主办的“2005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揭晓典礼上说这番话的。

    医疗市场化 导致医生看钱不看病

    生活中,很多人去医院看病都有这样的经历,医生会问你“带了多少钱”,然后根据钱多少选择药物。或者问你报销不报销,报销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张“大单子”。公众对这个现象习以为常。郎咸平说:“当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医生不是问你有什么病,而是有没有保证金,可能各位觉得很正常,但是我不能理解。”据了解,看门诊在国外是免费的,因为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健全,政府能够负担这笔钱。“在没有交保证金的情况下,病人也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医治,这也是一种人性关怀。”郎咸平说。

    其实,关于“医院应不应该市场化”这个话题,医疗界和经济学界内一直争论激烈。在20年前,卫生部高层提出的“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被认为是中国医疗市场化的信号之一。但是,今天的中国医改却被公认“陷入怪圈”——市场化没有带来医疗事业发展,却导致了病人看病难和医院暴利。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认为:总体讲医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医疗市场化的道路不通也被各国实践充分证明,而中国医改的问题是重新走了一遍已经被认定为错误的道路,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教育市场化 剥夺穷人上学机会

    “目前,我们的大学教改的结果就是让农村子弟上不了大学。”郎咸平举例说,今天各行各业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来自农村。如果教育简单地套用市场化的路子,其结果无疑失败。“我的许多朋友,他们都是一个人在火车上站着到北京来念书的,家里分文不给,因为家里没有钱。而农村子弟通过教育考到一流的学府,这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惟一机会,如果教改市场化,那么他们最后这么一点机会都会被毫无理由地剥夺。”

    据了解,高校收费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1996年左右并轨的时候,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但2005年时,收费飙升到了5000元左右,平均10年上涨了10倍。这样的结果导致每年有一批考上大学的孩子上不起学,幸运者得到资助,但很多人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据了解,教育收费在国外是很普遍的,即所谓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是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应该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但业内认为,关键在于收费标准怎么定。同时,高校收费猛涨没经过公开论证或听证,而这种涨价的冲动很难用行政方式控制,专家担心这会导致社会问题。

    改革的利益要让全民享受

    “改革本身是任何一个国家进步的原动力,这点毋庸讨论,可改革的原则是什么?改革的原则必须以全民利益为基本,也就是改革的利益必须回归到全国老百姓,这是改革至高无上的原则。”郎咸平表示。

    “我们的改革思维,需要重新定位。”郎咸平直言,包括医院、高校在内的我国的产权改革或简称国企改革,最后结果是改革的成本几乎要全社会负担,而改革的利益归少数人,这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郎咸平举例说,地方政府认为企业效益不好,社会包袱过重,因此进行私有化。那么购买者在某些场合之下,会把下岗工人推向社会;而改革利益就是他得到了这个国有资产,甚至把工厂铲平,就地起高楼,卖楼的钱归于谁呢?归于少数人。“这个就是所谓的改革利益属于少数人,而改革的成本由全社会负担。”他进一步分析说,就经济总量或GDP总量来讲,我国近几年表现突出。但单纯以经济发展为指标的思维,应该进行更进一步的检讨,现象的背后应更加值得关注,因为社会和谐在今天的中国尤为重要。

    相关新闻

    发改委:继续分批降药价

    据新华社电 “当前,群众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价格问题反映强烈。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4日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透露。

    国家将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张平表示,要完善药品的政府定价方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对部分政府管理的药品进行出厂价核定试点,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依法进行必要的干预。

    国家发改委重新修订了政府定价药品目录,将政府管理药品的品种从1500种增加到2400种,增强了政府监管药品价格的能力。制定了《药品差比价规则》,从制度上抑制了企业变换剂型、规格、包装等变相涨价的行为。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制止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的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

    针对教育乱收费问题,配合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严格限定服务收费;研究提出并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政策措施;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全面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继续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坚决制止以改制之名行高收费、乱收费之实的行为。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研究控制豪华版教材使用的价格政策。

    张平要求,强化房地产价格管理。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与有关部门配合,改善征地、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等土地价格管理工作;规范住房销售、房地产中介与物业服务收费行为;规范经济适用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探索开展住房成本调查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稳定住房价格。

                                                                              中国经济网

                                                                          编辑: 余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上一条: 550万医药费事件主治医生:医生道德防线很脆弱
 下一条: 发改委重拳出击 2400种药品价格纳入国家监管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 闻 搜 索

关键词: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