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扫货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 2012-10-08 14:47:00
费三元
评论员张春蔚就此事作出分析。
张春蔚:我觉得现在的话很多人出国游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大肆的买东西,核心就是觉得缺,心里空的很,觉得把这些比国内便宜的多的东西买回去觉得更舒坦。我觉得还是国内某些供给存在着不足,或者是国内的东西太贵了。这只是阶段性的现象,很多人的话如果连续出几次国以后,第一可能会面对着越来越高的帐单,会手松一下,还有到最后就会觉得没那么多的可购买的,而且我想每个人在家里面都有一大堆压箱底的东西,从来没有用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价格不对称之后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出去的时候,我觉得导游要对他们有所引导,这是一个,其次的话我觉得也许这一批中国人会让有些人觉得丢脸,“仓栗实而知礼节”,当你仓栗不实的时候,你很难用礼仪二字去教化所有的人。我觉得既不高看别人也不低看自己,对于这样同胞我觉得是觉得他们好不容易出去一次,也许他们有这般或者那般不好的东西,但是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同胞。而对于他们出国的礼仪,我想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包括导游,包括同行的人,其实可以慢慢的来,但是要想一下的就把他们给禁止掉,短期之内不容易出现。
不要把这个东西一棒子打死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或者认为所有外国人都是知礼仪的,在哪个地方都是良莠不齐的,不要动不动以此为尺,动不动就把尺上纲上线,或者就认为妄自菲薄,我觉得这些东西都不必要。
所有的投资机会都是由供给决定的,一旦什么东西多了你手里的这种东西自然就开始往下掉了,什么东西越少才越珍贵,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一种奢侈品投资行为就好像有一天有一条新闻说俄罗斯发现了一个天然的钻石矿,所有人都惊呼钻石的价格该往下落了。
有的时候是处于一个刚刚向外走的旅游市场早期的必然,不必过多的去棒喝,也不必过多的去高看,当出去的人多了,当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多了,很多东西逐渐会平抑下来。早期的时候甚至电冰箱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有人用上海的一栋别墅楼换了一个电冰箱,现在要想一想不知道要亏成什么样,更多的时候是由物品当时的稀缺价值决定的,而并不在于这个东西真的值那个价。
家庭教育很重要,总是说读万卷书要行万里路,总觉得出去见识很多,这种出去一定要基于他有积累和积淀,他可以去对比,可以分清楚这是家里和家外,可以找到不同的时候才有价值,多数的时候早期还是在一个熟能生巧的阶段。对于孩子而言,家庭教育其实是对于他未来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刻,很多的大儒大学他们早期教育其实是家庭给予的,而不是什么东西都是通过外面的修行来的。有一句老话叫做“迷时师度,悟了时度”,早期的时候是要靠老师来引导的,但是到最后的时候是可以靠自己的修为来成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