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大户陈家:党组织+合作社打造可传承农业

2019-05-08 18:23:00 来源: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 作者:

  编者按:近年来,针对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集体意识淡化,群众与村集体经济纽带断裂的现实问题,烟台市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强村富民,建立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即日起,烟台大众网开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烟台实践”系列报道,走进烟台的乡村,聆听他们的乡村振兴之声。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受到大户陈家村民们的支持

  如果要盘点经济发展的热词,乡村振兴无疑是其中之一。但怎么振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举措。

  在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乡村振兴的战略大棋落子在创新与深耕的平衡共进:既埋头发展产业,又着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既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又注重乡土人才的培养。而关键的提领点,则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以党委为核心,以合作社为发力点,大户陈家充分调动发展各要素,练定力、凝合力、创动力,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让新农村的图景更鲜明、更闪亮。

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

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葡萄园

  整合起来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一斤葡萄可以卖到多少钱?在几年前,大户陈家的村民可能只敢喊出几元钱或十几元的价格,但如今,他们可以喊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

  “葡萄品质过硬就有市场,市场行情好价格自然高。”对于价格,果农郭鸿利很有底气。这份底气,来自于大户陈家的党委领办合作社。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大户陈家村有着良好的区位和土地资源等优势,葡萄、苹果一系列农产品的种植销售,为大户陈家的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依托农业实现增收致富,任务仍然很重。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搏击中,大户陈家需要一个转型的抓手和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大户陈家转型的抓手。“合作社可以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把零散的农民整合起来,把小型的一家一户的农业转化为产业化经营,很适合现阶段大户陈家的发展。”说起办合作社的初衷,大户陈家村党委书记陈松海表示。

  乡村振兴的探索中,合作社并不是新鲜事物,各地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例。但个人牵头的合作社,在集约化、规模化等方面难以提升,收益分配也方面也易产生争议。如何破题?

村民在合作社草莓大棚里工作

  大户陈家村用党委领办合作社打开了发展之路。2013年,在村党委的牵头下,大户庄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推进土地流转集中,促进农村闲散土地整合。

  回顾合作社这几年的发展,村民于庆武认为,大户陈家经济的发展,村民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

  合作社成立之初,很多群众并不理解,有的认为这是一时兴起,有的认为合作社只是表面文章,初期入社者并不多。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带头入社,并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

  制定细化了收入分配制度。村集体企业占股51%,村集体占股40%,乡土人才占股9%,农民享受保底收入,参与年终税后利润10%的红利。

  在承包费用上,合作社也尽可能让利于民。目前合作社的承包费为每亩1000元至2500元,前两年免费,从第三年起收取承包费。所有承包出去的土地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合作社聘请了技术人员,手把手把最新经验教给农民。产品销售上,则由庄园统一组织,将各个销售渠道整合起来,电商、采摘、订单式销售多点开花。

  “让农场主有收益后再交承包费,降低了经营风险,产品统一销售,解决了后顾之忧,收益也更有保障。”农场主郭鸿利表示。

 

合作社农民在劳作

  服务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工作中,村党委的一系列举措如吸铁石一般,吸引了村民和众多有志于农业发展的人才。通过不断的宣传,更多村民和乡土人才直观了解了合作社建设运行模式,重点理清了产业项目选择和利益分配上的疑问,既学到了经验,又激发了干劲。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承包方和村集体收益实现了双赢。

  以2018年为例,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一期投资打造的片区每亩收益5000—10000元。周边村群众仅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就达300余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分包经营激活发展内生动能

  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受益者也是农民。大户陈家村党委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让农民唱主角。

  “合作社的最主要任务并不是赚钱,而是引导和服务。”大户陈家村委会副主任陈建生认为,只有效调动激发出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头雁效应”和创业激情,合作社的发展才能后劲十足。

  这一点,从合作社的分包经营模式上可以窥见一斑。

  大户庄园合作社实行合作社统一领导下的乡土人才负责制,在党委统领全局的基础上,让乡土人才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主力军。合作社将流转来的土地规划成20—90亩的种植片区,以每亩1500—2000元的价格发包给100名乡土人才。

合作社农民在劳作

  “我们拿到的土地都是村里统一改造过的。”农场主于庆武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大户陈家流转了大户陈家及周边村600多亩土地,统一进行现代化农业设施改造,引进以色列农业“物联网”技术,实行水肥一体滴灌,引进种植优质高产品种。“不用费心前期改造,拿到地就能直接经营,非常省心。”

  聚集人才、开发引进新产品、制定生产产品标准,大户陈家村党委把自身转化为“店小二”和“服务员”。一方面,调动农业生产的要素,避免民营资本公共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开放思维,激发村民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致力于引导和基础建设,服务而不过度干预,大户陈家的发展道路上,合作社让农民成为发展的主导者。

  在党委领办合作社的带领下,大户陈家的农民和农场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率先“吃螃蟹”的农场主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和乡土人才参与其中。

  农场主曲云鹏就是外来的乡土人才之一,去年他在大户陈家承包了21亩葡萄和7亩苹果。“成本低,风险低,收入高而且稳定,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不来大干一场呢?”

  曲云鹏的话也是众多外来乡土人才的心声。在大户陈家,合作社不是指挥村民干,而是创造条件,让村民主动干。

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培训班

  近年来,村里每年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把先进的思想和经验带回村里。村里还不定期请来专业老师,培训各项技术。为鼓励村民学习,该村实行学习工分制,村民学习时长可以换算成工分,到村里兑换生活物品。

  “新农村发展需要新型农民,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陈松海认为。

  不仅如此,大户陈家还着力在村民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组织,提高村党委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实现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大户陈家文化墙

  统筹规划做可传承的农业

  进入五月,大户陈家也日益热闹起来。水果采摘游、葡萄文化节、体验式农家乐……一系列围绕“农业”展开的活动丰富多彩,尽显清新自然、生态绿色的田园之美。

  农业的发展,带给大户陈家的不仅仅是产业的振兴、人才的汇聚,还在其绿色生态发展进程中,真正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可以说,大户陈家的乡村振兴,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这是大户陈家发展的目标,也是陈松海和大户陈家党委的初心。“我们要发展农业,更要做可传承的农业。”陈松海表示。

  何为可传承?就是让农业发展既带来经济收益,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还要塑造起新农村发展的精神风貌。

  如今的大户陈家,正在朝着整个目标努力奔跑着。

丰富多彩的活动

  庄园统一运营,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将出产的农产品统一注册“大户庄园”商标,通过网上认购,在北京、上海、济南、深圳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在种植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成了面粉加工厂、苹果和葡萄冷风库等项目,并大力建设功能性果酒生产线、葡萄酒生产线及果脯果干生产线工业项目。

  旅游业也在不断深耕,集中开发金水湾、汪家沟、陈家岭3个核心地段,形成“农业+旅游+文化”三维一体格局。滑草项目和空中飞翼项目有望成为大户陈家未来的旅游名片。

  聚焦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走高质量农业发展道路;科技支撑聚焦资源节约,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聚焦产销一体化开发,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乡土时代”的大户陈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创业扎根。

  一位从青岛到大户陈家从事种植业的农场主说:“这里各种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也更优美舒适。这样的新农村,谁不愿意来呢?”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致富增收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活力,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大户陈家实现了基层组织力的重塑和小农户大联合的路径突破,以合作社的发展为圆心,辐射出村强民富的美好前景。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毅 视频 屈晨晨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