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教育 > 声乐合唱类

歌唱的气“流”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王彬入   2017-04-09 15:21:00   作者:王彬入

  众所周知,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因而对于气息的训练与运用,贯穿所有老师的声乐教学。训练气息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都需要达到能够成为歌唱最强大的支撑的目的。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在理解上总显得有些抽象。因为歌唱者所要控制的气流与身体器官都是难以视觉化的,仅凭人体对于肌肉运动的感知。因此,正确理解歌唱中的气息,是歌唱者需要首先清晰把握的。

  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来讲,老师们所强调的“把气吸到肚子上”,似乎是有悖自然科学的。事实上,人所吸的气都是进入在肺里,任何歌唱者都不具有将气吸到其他脏器内的“特异功能”。所谓气息的下沉,实质是指在呼吸的同时,尽量下拉横膈膜(胸腔与腹腔的分隔处),使得胸腔空间变大,因而肺部有更多的空间容纳空气。在这个过程中,横膈膜的下拉会造成腹部膨胀的现象,因此歌唱将之形象地称为“肚子呼吸”。

  吸气正确之后,最为重要的还应是运用气息。歌唱对气息的运用,是需要气息均匀而持久地流出,这样才能使声带保持振动并发声。因此,对于气息的训练,更多的并不是“吸进更多气”,而是能够控制气息坚持平稳地“流”出。此时需要返回解剖学的范畴。老师们之所以强调在歌唱的过程中仍要持续用“肚子”控制发力,是因为肺部周围的骨骼肌肉是相对难以控制的,而腹部的肌肉人类易于掌控,因此歌唱选择用腹部的肌肉来控制气流的外出。

  那么,如何控制气流外出呢?这里有一个常用的类比概念,即是“水”。气流,顾名思义,应使气息像江河中的水一样“流”出。流这个字,很好地概括了歌唱所需气息的特性,一是源源不断,二是均匀平稳。歌唱中,气息不能像气球爆炸一样猛烈地一出而尽,这不仅不能满足音乐所需要的长线条,更是会因为强大气流猛然冲击声带而对声带造成损伤。腹部应该像是发动机一样,规律地工作,并持续支撑。

  大多数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几乎都会强调,在运用气息时,肚子不能收缩,而应继续保持膨胀来支撑。这个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保持膨胀不是大力向外挺。歌唱的任何肌肉运用都是需要一个度,一个平衡。这一点极其容易被忽视,因为歌唱者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气息总是不足够,因此极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度拉伸腹部,造成僵硬的状态,反而不利于气息的均匀“流”出。同时,人体的肌肉都是相连的,如果腹部的肌肉过于不正常僵硬,同样会导致其他肌肉,如咽喉周围肌肉的僵硬。

  气息的训练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每一位歌唱者正确地理解,并耐心坚持练习。过度不科学地用力,无异于拔苗助长。歌唱的状态必须是放松的,令人舒适的。歌唱需要能量,需要运用气息,需要有强大的支撑,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的状态下,绝不是歇斯底里。回到气“流”,歌唱的气“流”是潺潺流水,激昂时也许也会浩浩汤汤,但从不需开闸泄洪,也不能河涸海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