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人民医院成功为87岁老人实施微创超低位保肛手术

2021-12-23 17:05: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薄晓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李永生 烟台报道

  近日,招远市人民医院普外二区成功地为一名87岁高龄老人实施了腹腔镜微创超低位保肛手术,手术方式的革新无疑给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再次证实了该团队在该领域的雄厚实力。

普外二区医护与患者及家属合影

  病情严重 患者家属慕名而来

  患者王大爷,因腹痛便秘2个多月来招远市人民医院就诊,结肠镜检查显示距肛缘4cm巨大肿块型直肠腺癌,患者家属在得知病情后一时不知所措,听说距肛缘这么近的肿瘤,不能保肛只能做结肠造瘘手术,造瘘术后即便是恢复好了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造瘘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地将受严重影响。患者家属慕名找到了招远市人民医院普外二区副主任刘秦鹏,希望刘秦鹏主任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刘主任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及实际生活情况后,向家属仔细交代了患者疾病的严重性以及可采取的治疗措施,并分析了各种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利弊。患者营养状况较差,高龄,肿瘤位置较低,体质情况不乐观,即使单纯的麻醉及手术应激的创伤患者就很难耐受。如果选择常规开展的腹腔镜微创根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太高,术后一旦出现吻合口瘘,患者就很难康复,最好的办法就是才用创伤最小的手术方式,因此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hartamn手术)就成为老人的首选术式。家属对刘秦鹏说:“做吧!既然找到你们就是相信你们!”简单的一句话让刘秦鹏团队感觉到了信任的力量,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手术的拦路虎——老人营养不良

  手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老人营养不良,为此普外二区邀请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董秀霞会诊并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计算能量需求,经过EN(肠内营养)、PN(肠外营养)、ONS(口服营养补充)三条途径同时给老人营养支持,完善术前常规检查,组织胃肠外科MTD(多学科会诊)团队会诊,再次评估手术风险及决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暂定微创保肛手术,具体待术中探查确定手术方式给患者最优治疗。

  先进的理念 指导手术

  在做好充分手术准备后,手术如约开始。刘秦鹏团队按照最新的膜解剖理念实施手术,完全走在白色间隙之间,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游离tolets间隙,手术结束几乎无出血。刘秦鹏及手术团队高质量的完成了一台全直肠肠系膜切除(TME)腹腔镜微创超低位直肠保肛手术,且无预防性造口。

  术后的恢复 至关重要

  手术虽然顺利结束了,但刘秦鹏仍然无法放松警惕,患者高龄,术前营养差,吻合口位置极低,术后任何一个并发症都仍有可能给老人带来生命危险。为此他们为老人制定了全面的术后康复计划,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充分抗炎、营养支持,并鼓励老人尽量下床活动。精心的治疗终于有了回报,老人术后恢复非常好,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饮水,第三天排气排便、拔除肛管,第四天进食流质饮食,术后一周便康复出院。

  老人的家属激动地握着刘秦鹏的手说:“真没想到我爷爷能恢复这么快这么好,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刘秦鹏在总结上述病例时指出,在面对高龄、超低位、营养差的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时,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以及术后营养、抗炎、充分引流方能确保病人的顺利康复,他还特别强调了全程营养及综合抗肿瘤管理的重要性。据悉,刘秦鹏主任手术团队每年要做胃肠手术近百台,其中近90%的胃肠手术病人都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团队也一直坚持快速康复(ERAS)理念、全程营养及全程综合治疗理念,促进患者术后又好又快康复。

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