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冯炜程
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通过纸张与病人交流
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的纸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丽梅 通讯员 牟雪辉 烟台报道
近日,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准妈妈——创伤性失聪聋哑产妇晶晶(化名),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话。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她稳定情绪、顺利手术,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全程用纸和她沟通,最终晶晶顺利产下了一名健康男婴。
中午13点左右,晶晶通过急诊入院,产科大夫和她沟通时发现,她是一位聋哑人,身材较小,孕检也不全,因朋友推荐前来生产。医生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子宫异常,头盆不称,已有宫缩,要求进行剖宫产手术。随即,医生通知了麻醉科。因为麻醉是手术的关键部分,需要将从打麻醉、产妇体位的摆放、打完麻醉后孕妇怎么配合、手术什么体位、术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孕妇每一步应该什么感觉等内容提前告知病人,让病人有心理准备。
“为了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平时我们基本都是通过聊天的方式,但晶晶比较特殊,不懂唇语,只认识字。”接诊的麻醉科王莉大夫说,为了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她们拿来了纸和笔,尝试和产妇以写字的方式来沟通。
就这样,关于术前的准备,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等,王莉写了好几张纸,而为了应对一些可能突发的情况,整个过程她们一直陪伴在产妇身边,一旦晶晶有任何不适,可以迅速反应。
在这次无声的交流下,下午14点56分,一名男婴出生了,母子平安。“男孩,很健康,哭声很大,休息吧!”在写下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张纸时,全体医护人员的心才真正放下。
虽然整个过程医护人员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却凝聚了妇幼人对产妇满满的关爱和无声的呵护。多年来,芝罘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医生、手术室护士与产科医护、助产师多次为聋哑产妇顺产接生和行剖宫产术,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医患沟通方面,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每次都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沟通方式。在门诊手术室,麻醉科医生每年也会接诊数十名残障人士,为其进行各种无痛诊疗检查或无痛手术。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