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丽梅 通讯员 李苏乘 烟台报道
今年以来,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城市更新,烟台市芝罘区卧龙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紧盯产业、项目、企业三方面纵深发展需求,精准布局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对通黄路、荆山路、峰山路东延等7条道路启动了修建提升工程,有效的畅顺辖区路网、提高城市档次,实现区域形象蝶变。
芝罘区卧龙园立足长远、深入研判,绘谋最优图谱。为进一步掌握园区基础设施现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芝罘区卧龙园坚持规划先行、精准布局,坚持做到“三个充分”。首先,芝罘区卧龙园充分调研,发动骨干人员启动了多轮专项调研,分片区、分道路进行“徒步式扫街”,在核查区域30余条主次道路的起止、长宽、管网、绿化、线路等基本要素信息的同时,重点就道路沿线企业、项目、园中园、居民区的分布、延展、规划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标注,确保满足后续发展需要。同时,芝罘区卧龙园充分研判,围绕高标准推进工作开展,会同住建局等部门,先后10余次组织电力、自来水、燃气等单位召开专题联席推进会议,逐一画像各领域管路线路铺设布局及使用情况、下步规划,明确改造整体构思、涉及的路段及预计时间梯度,从政策、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长远考量。此外,芝罘区卧龙园充分规划,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委托了烟台市规划设计院,结合城市功能、招商引资、企业需求等,形成了近期远期33条道路路段提升改造计划,从资金、片区等方面梯度设计,确保一次规划、一干到底。
芝罘区卧龙园调转方式、深化改革,探寻最佳路径。芝罘区卧龙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规划工期长、投入资金多,为确保各项工作延续性和高标准,园区转变传统思路、深化体制改革,聚焦三个方面探索创新。芝罘区卧龙园积极创新实施主体,发挥体制机制改革优势,全面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体制,引入了国有平台资金和产业基金,对前期成立的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组建扩容,逐项明确卡实了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土地利用、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10余项园区开发运营职能,全面主持参与相关工作。芝罘区卧龙园还创新施工路径,通过招标路径,先后确定了北京城建道桥、建投市政、明昱建设、万众建设等多家单位,采取“多方统筹、竞争协同”的思路对区域拟实施修建提升的道路进行逐一发包,逐一明确节点任务,并通过评分定级、综合验收的方式,检验成效、激发动力,实现良性互动循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速度的双提升。同时,芝罘区卧龙园创新资金渠道,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项目进行了全力包装、积极争取。自2021年以来,芝罘区卧龙园已先后申请三批次共3.13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稳定坚实的资金来源,后续也将配套费收缴、合作开发等多种模式拓展资金引入渠道,持续造血、长效运转。
芝罘区卧龙园靠上跟踪、深度保障,跑出最快速度。为确保工程建设全盘有序、高效运转,芝罘区卧龙园坚持实行“三全”工作机制,实现了各项工作赋能奋进。芝罘区卧龙园全员包保,围绕进一步细化节点、理顺职能、合理分工。芝罘区卧龙园对全部重点工程均采取“1+1+1”的工作思路,即每条道路工程均由1位班子成员牵头、1名中层干部包保、1个部室团队负责,挂图上墙、跑表计时,点面结合层层卡实工作责任,实现一抓到底、一体联动。同时,芝罘区卧龙园围绕通盘解决工程建设各类问题,实行以“望闻问切”“四个一”工作法为重点的月度巡回走访机制,努力做到全面协调,通过开展一次“打卡”、一次纪实、一次问需、一次服务,在全方位了解工程进展等一手信息的同时,先后解决了电力线路搬迁、雨季施工积水、做沿线企业协调等30余项“卡壳”瓶颈,保障施工进度。此外,芝罘区卧龙园全方位调度,围绕长久抓、长效抓工程建设,坚持从强化调度督导角度切入,大力实行“日过堂、周碰头、月总结”机制,全时段动态跟踪、全日制调度谋划,对工程建设中的难点痛点综合预判、全面协调,实现了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另外,针对每条道路,园区均采取阶段式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目前,芝罘区卧龙园通黄路、通姜路等3条道路修建提升工程已提前结束,海特路、荆山路等3条道路工程已经正式通车,另有峰山路东延修建工程正在按计划全力推进,年内初见形象。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张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