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学生参与篮球社团
潇翔小学的绳编社团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丽梅 通讯员 王美玉 烟台报道
“我参加的是绳编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打凤尾结。我觉得绳编特别有意思,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绳子也能编织出优美的造型。”潇翔小学五年级一名学生向记者展示了她刚制作的凤尾结。9月9日下午,烟台市芝罘区潇翔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弘扬学校“自然生长,自由飞翔”的发展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行”中学、在“做”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潇翔小学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青少年生长发育需求,开设了轮滑、剪纸、合唱、太极等36个社团,涵盖动手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类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求全面自主地选择自己想参加的社团,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潇翔小学的轮滑社团
潇翔小学的机器人社团
科技制作社团中学生制作万花筒
在学校操场上,轮滑社团、武术社团和篮球社团等体育类社团正在有条不紊地举行,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下,跟随老师的步伐锻炼身体。在编程社团和机器人社团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键盘上敲击出一个个符号,感受其中奥妙。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潇翔小学特地开设了旗袍艺术、面塑、绒绣、京剧等传统文化社团,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学习中国智慧、运用中国方式,让学生传承传统的过程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并行,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创造,实现传统文化与学生生命的相互滋养。
潇翔小学的绒绣社团
潇翔小学的古琴社团
潇翔小学的软笔书法社团
在古琴社团,潺潺流水般的琴声从学生手中滑过,余音绕梁;在衍纸社团,一张张纸张经过学生的巧手,变身成一只只玉兔,传达出中秋快乐的祝福;在旗袍艺术社团中,学生们拿起线和针,缝制出一朵朵五瓣花……
“我今天参加了旗袍艺术社团,我觉得我离心中的设计师的梦想更近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旗袍艺术,第一次动手缝制花朵,从中也体会到了旗袍艺术的美丽。”潇翔小学学生王靖霖告诉记者。
旗袍艺术社团中学生穿针引线
学生的面塑作品
学生们展示衍纸作品
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陶永广是面塑社团的教师,在他的指导下,经过一个课时的联系,学生们制作出了一朵朵鲜艳生动的向日葵。“面塑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开设面塑社团等传统文化社团,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艺,还有利于让学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陶永广表示,在课堂上,学生们表现积极,动手能力优秀,学生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倍感欣慰与鼓舞。
“传统文化社团课程是学校自然生长课程下‘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觉选班的形式进行,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并能够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形成民族记忆,提升文化自信,向着‘有根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发展。”潇翔小学校长曹瑞敏说。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