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多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7-21 17:35:3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柳焱培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焱培 通讯员 席靓 烟台报道

  为了推动烟台市芝罘区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民生兜底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芝罘区政府成立社会救助工作小组,整合、优化、统筹、协调各项社会救助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社会帮扶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

  芝罘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困难群众传递党委政府的温暖,上半年办理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889件,为受援人免除律师费及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解答咨询2200余人次,为全区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出了积极贡献。

  芝罘区司法局优化便民利民措施,让受援群众获得更加暖心贴心服务,在全区街道社区、妇联、残联、人社等单位建立了16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打造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缩短受理、审批、指派时间,由法定5天缩短为1天;简化程序,做到受理、审查、指派一站式服务;对低保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在服务大厅营造家庭式氛围,配备了纸杯、老花镜、紧急药品等,对当事人耐心热情、周到服务。

  芝罘区司法局加强法律援助便民窗口建设,让广大群众的法律困惑得到专业解答,为保障广大群众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在临街便利场所建立了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法援中心进驻大厅设立了“便民咨询窗口”,安排值班律师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由于交通便利、咨询免费,上门群众络绎不绝,大厅经常排起长队,芝罘区司法局购置了叫号机,值班律师按号为广大群众解疑释惑。

  芝罘区司法局加强法律援助宣传,让更多群众知晓及如何获得法律援助,深入社区开展了“法援进社区为民办实事”“法援宣传面对面,法律服务零距离”等大型宣传活动,在人员流动密集的街头、超市门口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台,向群众宣传法援知识,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加强新闻媒体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知晓了法律援助制度。

  芝罘区司法局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让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高质量维护,制定完善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等各环节的服务标准;将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条件等内容上墙公示;强化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设;建立案件质量评估监督机制,通过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形式,强化质量责任意识,高质量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满意率达到了100%。

  芝罘区司法局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为尊重和保障人权作出积极贡献,芝罘区司法局进一步加强了与芝罘区法院和检察院的沟通协调,规范了刑事全覆盖和值班律师工作,对“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律师团”进行了更新优化,将54名社会责任感强、刑事辩护经验丰富的律师确定为刑事援助律师,切实为保障人权和公平正义做出了积极贡献。上半年受理审批了813件刑事援助案件,全部按照规定及时指派了援助律师。

  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2018〕18号文《烟台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市区住房保障的行政管理工作。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芝罘、莱山两区保障性住房的组织建设、分配、运营管理和住房租赁补贴的发放、管理工作,承担两区住房保障资格的审批工作。芝罘、莱山两区住房保障部门负责本区住房保障的组织申请、审核等工作。2022年上半年,芝罘区住房保障资格业务(提交区级)共计2405条,其中初始登记282条,普通变更320条,快速变更9条,复核1794条。

  芝罘区应急局具体负责自然灾害临时救助工作,密切关注全区各类灾害灾情报告,及时联系财政部门、发改部门、民政部门,确保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即采取物资或者货币补助的方式保证受到自然灾害伤害的群众30日以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芝罘区五年以来未接到各类灾害报告。

  自然灾害临时救助主要包含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人员,解决受灾人员应急期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过渡期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人员,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倒塌、损坏农房恢复重建救助:用于帮助受灾的农村居民重建因灾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基本农房,维修因灾造成一般损坏的农房。旱灾临时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受灾人员解决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遇难人员亲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亲属发放抚慰金。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