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篇章致敬劳动者 烟台市芝罘区总工会开展“五一”系列活动

2022-05-03 08:50: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焱培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焱培 通讯员 陈璐 烟台报道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烟台市芝罘区总工会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用心用情策划开展多项活动,涵盖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关爱服务、职工文化等内容,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充分展现新时代芝罘工人风采,共同唱响“中国梦·劳动美”时代主旋律。

  NO1组织、推荐开展系列荣誉评选。芝罘区总工会启动2022年度“芝罘工匠”评选和芝罘区工匠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征集职工自主创新成果(项目)及“五小”创新成果;推荐18个单位(个人)参与市级“五一劳动奖”评选,推荐7个单位(个人、成果)参与市级创新奖评选。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经芝罘区总工会推荐,获评“第二届烟台市全员创新企业”荣誉称号,并将继续参选省级全员创新企业评比。

  NO2开展劳模工匠先进事迹集中宣传。4月至5月,芝罘区总工会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宣传劳动模范和“芝罘工匠”的先进事迹,传递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引导广大职工向身边的劳模工匠学习,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

  NO3举办“烟台工友创业大赛”。4月,“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工友创业大赛决赛在芝罘打响,这是市区两级工会共同举办的面向职工创业团队和个人的综合性竞技类创业赛事。25个创业项目和8名选手从72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摘取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劳务品牌专项赛等6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大赛旨在通过挖掘出一批有亮点、有创新、可复制、易推广的优秀项目,推动其与创业资本、创业导师、创业政策有效对接,培育更多创业“小老板”,营造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NO4举行全区职工摄影作品征集比赛。芝罘区总工会以“献礼二十大·发现劳动之美”为主题,举办职工摄影比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比赛得到了全区广大职工的热忱参与,累计收到百余件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芝罘区各行各业劳动者在城市更新、生产建设、疫情防控、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岗位建功立业等方面无私奉献、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时代风采,展现了芝罘职工群众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情怀。

  NO5开展劳动竞赛调研慰问活动。芝罘区总工会组织调研慰问组,到烟台吾悦广场项目现场对“奋进新时代 塑造新优势”创新创优劳动竞赛工作开展调研慰问,向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并为他们送上牛奶、保温杯等慰问物资。

  NO6启动全区职工队伍状况大调查。芝罘区总工会到各街道总工会对辖区职工队伍总体状况、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状况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到烟台鲁银药业、烟台汇通燃气有限公司、烟台石川密封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业工人建设改革调研活动,详细了解工会组织阵地建设、职工生产生活、劳动保护、福利保障、权益维护等关系到职工队伍稳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情况,推动解决基层一线职工、产业工人最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

  NO7开展抖音直播技能培训活动。4月,“线上”和“直播”成为芝罘区总工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词。芝罘区总工会联合烟台兴业学校工友创业园启动“直播送技能 惠工暖民心”项目,将线下技能培训课程搬到了抖音直播间,并于近日成功推出“工友大讲堂”首秀,以此推动辖区职工特别是再就业群体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直播吸引了大量职工在线观看学习,累计获得10余万人次点赞,有效开启了芝罘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全民共享模式。5月,芝罘区总工会将鼓励劳模工匠、专业技术人员等录制视频课程或直播授课,将住所变课堂,上线更多优质直播课程。

  NO8开展“芝罘工匠”直播座谈。芝罘区总工会邀请“芝罘工匠”和行业内专业导师通过直播座谈的方式开展餐饮行业创业就业交流指导。充分结合当前芝罘地区餐饮行业实际情况,对餐饮行业就业和创业形势进行了解读,引导职工用好用足各项利好扶持政策,为个人职场发展铆足动力,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直播通过“接地气”的聊天方式,现场解答了直播观众提出的种种疑问,增强了网友的线上参与感,吸引了千余名网友在线观看。

  NO9开展庆“五一”工会会员普惠活动。4月至5月,芝罘区总工会依托“齐鲁工惠”APP,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工会会员普惠活动,职工可以通过智慧平台享受到区总工会联合商家推出的系列普惠福利,如百纳瑞汀拇指包、“北来香——舌尖上的回忆”、中石化加油优惠券等。

  NO10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月活动。5月,芝罘区总工会组织“情系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法律服务队在全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月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别是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引导企业筑牢合法用工意识,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能力。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