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1-11-02 19:30: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津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津铭 通讯员 姜中建 烟台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烟台市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措并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以机制代管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措施

  围绕常态长效,综合行政执法局从完善考核体系和改革体制机制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夯实工作基础,规划3年目标任务。

  一方面,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双轮驱动”的监督考核体系。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原则,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修订市场化企业和街道城市管理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体系、实施体系和结果运用体系,以“过程监管”卡实履职责任,以“目标考核”严格作业质效,弄清可量化标准,落实硬性约束,全面更新市场化企业考核办法和标准细则。综合行政执法局重新规划街道城市管理考核标准,优化指标组成,增设加分事项,最大限度发挥街道主观能动性,引导重点工作尽快推进,管理质量稳步提升。

  另一方面,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一体多元”的城市管理“1+N”体系。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领域存在的各类深层次问题,通过领导指示、专家指导,计划在全领域建立“1+N”管理体系,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制度基础。“1”是制定纲领性文件,明确2021至2023年目标任务,以及推进工作落实的体制机制手段和资金保障措施。“N”是配套制定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案。

  以党建促基建,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活力

  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在环境卫生整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系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激发支部服务基层的活力,使党建活动在助力环境卫生整治上发挥作用。

  以点带面全面整治,为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信心

  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主干道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形成正面压力,全面推进道路保洁和美化绿化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局抓住全市环境卫生整治和重大活动保障契机,召开14次班子会议,强力推进新老问题梳理整改,稳住环境卫生持续向好基本面。

  综合行政执法局攻坚环卫急难问题。开工建设小压站14处,完成基础施工11处,推动改革垃圾收集收运方式,扩大环保化收运范围。收尾垃圾箱“敞口换密闭”“以大换小”工作,完成更换240L分类垃圾箱1.4万个,增设果皮桶500个。拆除或封停地埋式垃圾箱1600余个,有序推进地埋式垃圾箱“清零”。协调建筑垃圾跨区消纳,经多轮次汇报,市级已明确由福山区再选址建设1处消纳场,帮助解决芝罘区建筑垃圾消纳问题。对接市级,对娄子山处理厂进行重新规划,探索打造花园式垃圾处理基地,一揽子解决大旧件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置等实际问题。

  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重点事项、重点区域治理,研究占道经营、马路市场、临商市场、野广告等整治方案,启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杜绝衍生环境卫生问题。综合行政执法局研究制定垃圾箱周边、渣土车、流黄点位、污水外溢等整治措施,列入重点事项清单,动态跟踪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绿地卫生保洁、绿化修剪养护,完成山水龙城小学周边绿地补植、青年南路分车带绿化栽植,布设花箱美化海港路,有序提高绿化品质。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铁路高速路两侧、海河周边、水源地保护区和车站、码头、商场、市场周边,落实应急和常态管理举措,全面提高卫生城、文明城等重大活动保障水平。

  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对背街小巷环卫体制改革进行现场调研、检查和指导,各街道已完成专业作业企业引进,并对“散、弱、小”物业公司进行了整合,正有序开展交接。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动芝罘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与鑫达联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配套建立高标准环卫保洁体系,探索全区环卫精细化管理和生活垃圾治理可行路径,目前,已形成工作方案。启动“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工作,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共治共管,相关方案已印发实施。

  强化宣传,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条幅及标语、入户宣传、广播等形式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意义的宣传力度,营造环境卫生攻坚氛围,让环境卫生整治人人知晓、全员参与,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形式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积极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同时,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