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海关以“三项制度”为抓手 切实提高执法质量

2021-10-25 10:17: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国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国栋 通讯员 孙琳琳 贾秀平 徐璐 烟台报道

  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海关依法行政的有力抓手。莱州海关以推进行政执法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为着力点,优化制度体系,加强内外监督,大力推动“三项制度”融入行政执法全流程,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海关执法公信力。

  阳光“晒权”

  9月16日,莱州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潘彦彦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莱州海关提交了一份《公式定价合同海关备案表》,为其代理的进口原油办理公式定价货物备案手续。莱州海关关员确认材料齐全后,依据《海关总署关于公式定价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确定有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44号公告”)最新要求,快速完成“备案确认”,备案效率进一步提高。

  “44号公告”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旨在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属于海关的执法依据之一。莱州口岸进口货物以油品、矿产品为主,此类商品多数属于公式定价商品范围。

  早在6月份海关总署公告发布时,莱州海关就第一时间在业务大厅的政策法规公告栏进行公开。临近“44号公告”施行,莱州海关将其推送到“通关业务服务平台”,将执法依据“晒”在阳光之下,便于公众了解、监督。“登录服务平台,经常收到海关执法的推送内容,能够及时了解海关改革动态,我们只要收藏执法信息,以后可以随时阅读,很方便。”潘彦彦表示。

  随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深入推进,主动公开“晒权”逐步成为莱州海关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莱州海关融合线上线下公示平台,用好执法现场、门户网站和新媒体等多种载体,公示承办事项、执法人员、执法依据及程序、投诉举报渠道等信息;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亮身份、亮依据、亮结果,通过落实执法公示制度,让每一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满足公众对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与监督的需求,口岸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多维监督

  “您好!这里是莱州海关监控指挥中心,正在使用音视频执法记录调度台与你们连线。”“收到!执法记录仪音视频连线正常,查验作业马上开始。”这是莱州海关对两位查验作业关员开展执法检查的场景。

  对货运查验领域的执法检查是莱州海关抓好“三项制度”落实的举措之一。莱州海关完善查验作业规范性监控相关手册,通过音视频执法记录调度台、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等途径,开展实时检查或事后抽查,重点检查一线执法人员是否按要求上传视频录证资料、录证资料是否覆盖查验作业全过程等情况,并做好台账记录。

  权力“晒”出来,执法质量“管”出来。莱州海关把提高执法规范性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探索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将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等要求落到实处。对标“三项制度”要求,莱州海关组织编制32个业务执法岗位职责及工作依据、岗位职责说明书,以标准化的制度规范为行政执法“引航开路”;扎实推进“规范执法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执法记录视频“复盘”、互评互学等活动,进一步夯实执法基础。近年来,莱州海关先后查发违规携带海马干、东革阿里及走私香烟等案件,实现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莱州海关副关长卢涛表示:“全面推开‘三项制度’,有效敦促了执法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促进了规范执法习惯的养成,让每一次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检验。”

  公信执法

  2021年年初,莱州海关经风险分析并取样送检发现,从莱州口岸进口的3票煤炭检测报告结果异常,与企业申报的商品归类不符,综合研判后,对涉及的企业启动了稽查程序。

  莱州海关关员对照执法公示清单、全过程记录管理要求,将证件及资料梳理准备齐全后,奔赴3个省份开展稽查。抵达相关企业后,海关关员当场明示执法身份,主动出示执法证,向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的权利义务、海关廉政规定等文件,并按照工作规程做好全过程记录、出具执法文书。

  “我们验核了企业在国外装货港做出的检测报告正本,通过一系列规范的调查取证,未发现企业存在走私的主观故意。”莱州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科科长王文浩介绍,查清基本事实后,依据法制审核相关规定,提交法制岗位审核相关事实、证据材料,最终对企业做出了补证、补税的执法决定。3家企业的负责人均认为海关执法合理公正,对稽查结论也无异议。

  行政执法的公信力,有赖于每一次执法过程中都能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加强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把关,莱州海关建立由1个法制部门牵头、汇集关内法律背景人员组成的“1+N”审核小组,配强审核力量,充分发挥法律人才队伍的专业才能和团队优势,保证行政执法决定合法合规。2021年以来,莱州海关完成重大执法决定审核8次,连年保持行政执法零复议、零诉讼。

  此外,莱州海关还结合“现场监管与外勤执法权力寻租”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到辖区企业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征求企业对海关行政执法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对行政许可事项组织“申请人满意度评价”回访,群众满意度达100%。

初审编辑:邓志高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