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姜育琳 烟台报道
龙口的初夏,映在红花绿叶中,藏在风吹麦浪里。北马镇东转渠村,也在奋进中展现着新的生机。村里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龙口市人大代表、东转渠村当家人顾寿顺的另一个身份,是有着30多年行医经历的乡村医生,让我们跟随这位“乡医书记”的脚步,感受他守护村民健康,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甘当百姓代言人的初心。
医者仁心 用生命温暖生命
“顾大夫,最近我心慌得厉害,浑身没劲,你看我这是怎么了。”在东转渠村诊所,56岁的顾寿顺一袭白褂,耐心地为前来就诊的村民答疑解惑、解除病痛。“睡眠怎么样?”顾寿顺一边询问,一边把手搭在老人的手腕上把脉。“心阴不足,我给你开点天王补心丸吃吃看。”
刚把这位村民送走,顾寿顺的手机响了,村里一老人向他咨询服药注意事项。“有的村民心疼花钱,即使身体不舒服也硬扛着,小病拖成大病。”顾寿顺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面,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是他最大的牵挂。
76岁的孙文莲颈椎不好,血压高,经常眩晕,顾寿顺定期到她家中测量血压、血糖,记录她的身体情况。逢年过节,还会给她送个千元“红包”,“希望她身体健健康康,日子红红火火”。
67岁的低保户王基辉,脑血栓导致偏瘫已有10年之久,出门靠轮椅。一天夜里,王基辉突然闷得喘不上气来,家人急匆匆地把顾寿顺找来,“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不少。”
从1991年退伍到现在,顾寿顺在村里行医32年。19岁开始学习正骨、中医时顾寿顺便向师傅许下承诺,“24小时上门出诊,只要儿女给父母求医,免费出诊,就是外面下刀子也得去”。几十年过去,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承诺,有难必帮,哪怕是外地患者,也争取有求必应。“最远的跑到兰州”,顾寿顺回忆。那是位脑血栓患者,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他儿子通过微信找到顾寿顺后,顾寿顺信守承诺,义务出诊,当天乘飞机去,乘飞机回,“光机票就花了5000多”。
为民服务 以诚心换来民心
2017年,顾寿顺被推选为东转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乡医”到“书记”,转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彼时的东转渠村矛盾突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高,部分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薄,群众意见不少。顾寿顺以党建为抓手,开展整体提质活动,促进村班子的团结;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班子的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立足村民的“急难愁盼”,把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摆在首要位置,安装了自来水,硬化了路面,通过项目实施改善村容村貌,增强本村发展后劲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去年9月,龙口遭遇暴雨天气,有的村民家中进水,有的村民院墙倒塌,顾寿顺组织村“两委”干部身披雨衣,不畏风险“战”在防汛一线,上门走访慰问受灾村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街道、排水沟、河道等区域进行全面巡查,排危除险,清杂清淤。
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事关东转渠村的和谐稳定。村里有个老太太因养老问题和子女们闹得很不愉快,顾寿顺耐心劝导,提出多套解决方案,最终帮助老人拿到了养老钱。村里还有两户村民因承包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顾寿顺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找到问题症结后,双方都作出让步,化干戈为玉帛。“农村群众的纠纷,多源于一时之气,不能盲人摸象,要从细处着手,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找到了关键,搭一个平台,就容易化解。”顾寿顺说。
做民声倾听者,当群众代言人。多年来,顾寿顺不仅在乡村医生、村支书岗位上坚守为民初心,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存在诸多短板,提出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协同推进、提升服务能力的建议。
“这些年非常感谢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信任,才有今天的我。”顾寿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要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的声音和政策传递给群众,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守护村民的健康。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