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育琳 烟台报道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文明的使者,是文化的名片。近年来,龙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保护利用好文物的同时,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把文物工作纳入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文物、发展改革、规划主管和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 用好用活政策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龙口市文旅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秉持文物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理念,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是当下面临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做好工程建设考古,对于顺利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确保龙口市地下文物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龙口市文旅局对此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工程建设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发展和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时,要征求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基本建设工程应当避开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的地段。有关工程项目在立项前,建设单位应当征求该项目立项审批主管部门的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在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中发现文物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生产,保护现场,按规定进行抢救性保护;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
文物保护
精简审批流程 提升服务效能
在贯彻落实好“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同时,龙口市文旅局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主动靠前服务,站在企业的角度全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首先是进一步加强与工程建设单位或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相关职能审批部门的沟通联系,营造有利于考古工作的良好环境。其次是协调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实现土地规划许可信息推送和共享常态化。再次是主动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方、工程建设单位沟通衔接,统筹合理安排工作进度,保障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项目及时落地和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四是对依法需要办理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许可手续、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的,主动告知有关规定,指导、协助其办理手续,服务工程项目建设。最后是切实做好工程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等工作,帮助企业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平台,打通全程网办路径,不断提升行政许可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见面审批”,确保文物保护和工程建设和谐发展。
近日,龙口市文旅局为进一步加强“放管服”改革,简化流程,节省企业成本,进行了“考古前置”特殊渠道申请。为进一步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配套岛外成品罐区项目,因该项目建设涉及两处地块,地块一占地面积为1029806㎡、地块二占地面积为1632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占地二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工程施工前,必须按照规定,严格遵照程序对项目所占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经查询,地块二属于下步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准备要申请的,现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咨询龙口市文旅局是否可以一并考古。龙口市文旅局在不违背流程的情况下,为缩短企业的建设周期,营造便捷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了绿色通道,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合并两处地块一起进行考古勘探技术方案的申报,并出具两个勘探报告。
勘探现场
狠抓作风建设 构建亲清关系
在文物保护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衔接中,龙口市文旅局始终秉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理念,严格工程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组织管理,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是组织并指导从事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单位,严格工程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许可事项审批程序,依法开展工程建设用地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做到绝对纯洁。二是安排专门力量,实施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的全流程监管,面对转借资质、分包转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绝不纵容。三是构建政府诚心诚意服好务,一心一意办好事的良好氛围,一视同仁为相关企业纾困,促进考古调查勘探行业健康有序运行。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