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中心聚焦“三谋求” 持续擦亮“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

2023-11-29 14:12:5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波

  大众网记者 董波 通讯员 刘明东 烟台报道

  2023年黄渤海新区法律援助中心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大力实施“法援惠民生”活动,不断深化便民服务举措,在案件数量、办案质量、档案管理、便民服务、宣传方式上不断突破,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案件数量“谋求突破”,不断优化援助案件结构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案源,全力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实现了办案数量大幅提高。优化案件结构,进一步加大刑事案件办案数量。定期召开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建立与公检法协作机制,大力开展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全过程法律援助。侦查阶段督促公安机关加大刑事通知案件办理力度。审查起诉阶段着力规范认罪认罚工作,全年受理认罪认罚案件463件。审判阶段全面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指派律师提供辩护比率达100%,全年受理审判阶段案件420件。扩大适用范围,全力开展民事行政案件受理工作。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和《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的衔接工作,全面实行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个人诚信承诺制等,全年受理民事案件375件。拓宽案件来源,重点发挥办案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完善公、检、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办案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畅通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渠道,扩大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拓展法律援助案件来源,极大消除了社会的不稳定隐患,保障了部分群体合法权益,提高了困难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案件监督“谋求完善”,持续提升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不仅要“多办案”,更要“办好案”。组建法律援助专业律师团队,增强法律援助律师的责任意识。挑选业务精湛的律师,组建“刑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律师团”和“法律援助志愿翻译团”,从源头上解决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积极、不主动、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推行律师“点援制”,全力满足受援人个性化法律服务要求。增强案件质量管理力度,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在案件指派、办理、回访、立卷归档上建立“全流程”实时监控机制,通过旁听庭审、案件回访、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全面监督援助律师的办案行为。以差异化补贴发放,促进律师办案水平提升。实行差异化补贴发放,将律师会见次数、出庭次数、律师代理意见充分程度及法庭采纳情况等作为补贴发放的考核因素,将补贴数额与办案质量动态挂钩,激励律师高质量办好援助案件。严把案卷归档关,做好结案案件的质量验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案件立卷归档工作,统一案卷卷宗内容、归档顺序及卷面格式,保证援助档案从申请到结案全过程案件归档的完整性。同时,做到纸质卷宗与法援在线系统案件的同步性。选树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调动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联合区律师协会举行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评选活动,6名承办律师被评为优秀法律援助律师。

  工作机制“谋求创新”,全面提高援助便民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从“应援尽援、应援便援、应援优援”三个维度,努力满足贫弱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拓展受援面,做到“应援尽援”。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58件,结案1200件,为当事人挽回或取得经济利益980余万元,群众满意率达100%。开设24小时服务热线,为群众“全天候”解答法律咨询。全年累计接听咨询电话82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630余人次,做到接待咨询零投诉。加强异地协作,做到“应援便援”。通过法援在线系统,建立与异地法律援助中心的协作协办机制,一方面,困难群众可以足不出区申请办理异地法律援助;另一方面,外地困难群众可以通过线上系统申请烟台黄渤海新区法律援助。目前,已与重庆、河北、江苏、黑龙江以及青岛、日照等地协作办理案件18起。加大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做到“应援优援”。在沿街一层设置100平米的便民服务窗口,开通无障碍通道,购置轮椅等便利化服务设施,服务残障人士。对于老弱病残、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全年提供上门服务3次。创新“援调对接”“援访对接”工作模式,化解因当事人求助无门引起的案件8件。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