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快报讯(记者 王俊英) 10月26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根据9月7日全市绿色建筑工作座谈会的精神 ,烟台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已经开始 ,各县市区绿色建筑主管部门可组织当地企业填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表,于2012年10月30日前加盖公章上报市墙改办(市中心区企业直接向市墙改办申报)。
需要申报的开发企业可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经过评估认证,对于确实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者,可以颁发证书和标志。对于达不到绿色建筑等级者,将不得冠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根据相关法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 ,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针对一些开发商投机取巧,以绿色建筑为幌子,打概念牌,自称“绿色建筑”的,住建部门将不承认其合法性。
住建部门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明确的规定,考核标准达100多项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电气、运营管理等七类技术指标。
绿色建筑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具体细节如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整体生态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墙体保温层使用新材料;统一设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安装,采用节能高效低温地板采暖供热技术;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室内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种植浇灌等非饮用水全部采用中水、雨水收集水等。
今年4月27日,烟台市开发区澎湖湾小区正式通过由住建部、省评审专家组成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评审,项目节能率为 66.1% ,被评为二星级“绿色建筑”,为烟台市首家。从年初开始 ,烟台市政府要求,政府投资的城建重点项目、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市中心区8万平房米以上、其他县市区5万平方米以上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所有绿色建筑都须达到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星级要求。
按照要求,烟台全市年内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年度新建建筑总量的30% 以上,全市不少于10个项目要取得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到2015年底,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量的60% 以上 ,每个县市区至少两个项目(长岛县1个)取得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张术平强调,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服务业实现增量崛起。[详细]
调研期间,陈飞深入工厂车间、项目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生等情况,分别听取了各县市区工作情况汇报,了解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要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八项重点任务,努力开创各项...[详细]
张术平强调,2019年是烟台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以100项“三重”工作为抓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卡实工作责任强化调度督导,争取早日取得实质性突破。[详细]
昨日上午,省委“千名干部下基层”驻烟服务队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张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涛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于松柏出席会议。[详细]
1月4日上午,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深入到烟台银行、烟台农商银行和烟台银保监分局调研金融工作。 张术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与经济发展休戚与共、互促共赢。[详细]
张术平指出,中心城区建设事关烟台长远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张术平强调,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关键要落脚到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上。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