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良种在烟台丨烟台小麦,科技护航胶东粮食丰产!

2022-12-02 18:30: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亮

  编者按:乡村振兴五年回头看,齐鲁样板异彩纷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8日,中央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同年,国家、山东省和烟台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五年来,烟台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五大振兴”,农业农村工作展现崭新气象。同时,烟台市重视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在良种培育方面成绩斐然,为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实施“乡村振兴看烟台”“中国良种在烟台”品牌塑造工程,并推出系列专题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亮 通讯员 刘伟 姜法祥 烟台报道

  11月底,烟台迎来今冬第一场降雪,绿油油的小麦盖上了一层“棉被”。一直关注着胶东地区冬小麦生产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林志正高级农艺师说,农业科技创新护航稳产增收,明年一定又是一个好收成!

  这份乐观,来自于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超过99%,烟台市乃至整个胶东地区已达到100%。

  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7.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15.2亿斤,增加25.7亿斤。

  “烟台良种,为全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岗位专家、烟台市农科院王江春研究员认为,小麦连年丰收,得益于近年来小麦新品种选育上的不断突破,也得益于生产管理技术的不断提升。

  烟台地处黄淮北片冬麦区,是北部晚熟冬麦区向黄淮冬麦区的过渡麦区,兼具两大麦区的生态特征。先天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条件优势,让烟台选育的小麦品种适应性更广,生产出的小麦品质更优。但长期以来,胶东地区小麦生产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问题。既要高产又要优质,这是烟台农科院小麦科研团队不断寻求突破的方向。依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课题支持,烟台市农科院小麦创新团队在提升小麦品质方面进行了大量调研,归纳出影响小麦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品种优势不明显、栽培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生产方式标准化水平不高。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千百年来的农谚说明,小小的种子承载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选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烟农系列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广受黄淮麦区生产经营者的信赖。今年,烟农999、烟农1212被选为2022年国家粮油作物主导品种。其中,烟农999不仅产量突出,在胶东地区的推广应用中还丰富了优质品种数量。

  “去年我们试种了烟台农科院的烟农999,无论产量、品质还是市场表现都很好。今年我们合作社承担的6000亩优质商品粮生产示范项目,全部选用了烟农999。”招远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地说。

  在穗丰合作社的田间地头,王江春研究员正在查看小麦长势,所有播种点都已经出苗。“近20年小麦新品种选育注重产量、忽视品质提升,品质改良侧重面筋质量、忽视加工品质,导致优质品种数量不多。另外胶东地区小麦种植还是散户种植较多,管理相对粗放,产自不同地块的小麦籽粒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市场上收购价不高,出现了优质麦质优价不优,严重影响了小麦产业全产业链良性发展。”王江春感慨道。

  良种之外,还需要良法。粮食安全离不开先进配套栽培技术的支撑。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再过十几天,冬小麦将集中进入越冬期。为确保胶东地区小麦安全越冬,烟台农科院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制定麦苗镇压、浇越冬水、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量化管理方案。

  正蹲在地里查看苗情的李林志说:“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最主要的,胶东地区在上年小麦播种普遍偏晚的情况下,注重拔节期前的氮肥运筹,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实现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胶东地区品质小麦推广渠道不畅是另一项限制因素,烟台计划通过示范项目展示优质商品粮“良种+良法”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桥连育种单位、种植企业、加工企业,建立优质小麦链条式发展的推广应用新模式。

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