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蔡云飞 摄影 汤淼 烟台报道
5月19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重点任务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委改革办四级调研员包海东通报了全市2021年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工作及成效。
包海东介绍,2021年,烟台市锚定省委、省政府“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认真落实省委深改委105项涉烟改革任务,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动各领域改革,突破了一批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办成了一批惠及群众的民生实事、推广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安全发展抓改革。围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党政领导季度述职、约谈、包保区市和企业、驻点督导等制度,在全省首推“大警示大培训大考试”,实施群众有奖举报办法,实行企业“红黑榜”,倒逼属地、监管、主体“三个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四位一体”推进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聚焦产业培育抓改革。对9大产业掰开分解,细化为16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改革,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相关做法入选全国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万华改革创新经验入选中央改革案例汇编。围绕服务产业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信用监管、一体化数据创新应用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大督查发文通报表扬,“5S”办电服务、NQI线下线上“一链办”、“YT智联云端”管理、证照材料“电子化”等相关做法被国家部委推广,烟台市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城市。
聚焦民生改善抓改革。建立“事要解决”督导落实机制和“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实体化平台,召开全市民生领域改革重点部门民主评议会议,着力破解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公办幼儿园“入园难”、交通拥堵“停车难”等“急难愁盼”。其中,DRG付费方式改革在全省评估中位列第一,“创新完善医疗服务制度”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五项制度和十项创新举措,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职教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入选全国创新优秀案例。
聚焦执行落实抓改革。围绕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建立挂图作战、动能转换两个可视化平台,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干部执行力档案等工作机制,全市115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和完成投资量均居全省首位。
聚焦自身建设抓改革。充分发挥改革办职能作用,坚持不懈抓调度,对重点改革事项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进度不达标的亮牌警示;坚持不懈强督导,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当场反馈、限期解决;坚持不懈育典型,召开“改革攻坚求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展改革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定期向上级推荐改革典型,全市改革创新经验被国务院发文表扬2项、被中央改革办推广2项、被省委改革办专报中央改革办6项、在国家部委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或居全国前列42项。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