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通讯员 解秀丽 听泉 烟台报道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进入了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水平国际合作则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基础。并且,随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工作的全面铺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11月2日,“2023科技外交官之家资深外交官·烟台行”活动于烟台黄渤海新区启幕,旨在构建提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全局意识的重要平台,发挥科技外交官的信息优势和桥梁作用,推动科技外交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会上,十余位科技外交官、专家围绕烟台如何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实现科技创新全方位、一体化、多领域、高层次的发展献言建策。来自高校院所、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高新科创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园区等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活动。
烟台市副市长韩耀东在致辞中表示,烟台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带一路”重要港口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始终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之路,深化与重点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将以此活动为契机,以全球视野拓宽创新之路,积极构建国际友城大格局,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共享,推动科技外交资源与烟台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晓明指出,科技与外交的结合,为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好科技外交工具,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值得思考。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们,将带来前沿的科技理念和创新思路,为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共同打开烟台的科技创新发展和国际开放合作新局面。
在主讲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张景安提出,协同创新是当代的新潮流和大趋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现阶段,必须要有全球化视野、思维,在全球整合资源,同时多学科协同交叉,打造跨领域创新生态,才能跟得上今天创新的要求。各领域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在未来将产生诸多可能,要谋划多元主体的创新生态,构建协同创新的结构布局。张景安特别指出:“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应该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敢于担当、勇于超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技成果”。
会上,由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秘书长孙丽杰、烟台市副市长韩耀东共同为“科技外交官之家”烟台站揭牌,另外共有6家企业(园区)荣获“国际科技合作百强机构”,分别是: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业达国际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绿圃中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器,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现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晓明,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秘书长孙丽杰为企业授牌。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现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晓明,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军,烟台市副市长韩耀东,烟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烟台黄渤海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刘丛杰,绿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林共同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助力烟台的科创主体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工作,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此次活动特别设置“资深外交官沙龙”环节,马林英司长、毛中颖参赞、张明参赞、阮湘平参赞、尹军参赞、钱金秋处长等多位科技外交官,“专国专策”地研讨国际科技合作形势与路径,并根据企业关心的人才引进、合作路径、风险规避等问题,探讨海外招才引智、国际科技合作、前沿趋势把握等话题,推介优势领域创新资源,共同发掘契合烟台企业发展的国际科技合作机会,为烟台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烟台市科学技术局、烟台黄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支持,烟台八角湾新城推进服务中心、烟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主办,烟台业达国际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绿圃中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器承办。
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