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邓志高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国栋 通讯员 梅多芬 烟台报道
作为全国“四德工程”发源地,莱州市以中华优秀文化“两创”滋养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内在活力。
以文铸魂 筑牢思想根基
厚植家国情怀,莱州大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砖博物馆、西海地下医院等文明实践基地,完善红色记忆街巷、爱国明礼胡同,将“小村落”建成“大讲堂”,依托老党员、退休教师组建“红马扎”党史故事宣讲团,通过“基地讲党史”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价值引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29项善行义举逐项公示,让“在家讲孝心、在外讲诚信、为人有爱心”的理念深入人心;办好道德活动,不断深化“我们的节日”“日行一善”等道德实践活动,创建评选“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让讲道德讲文明潜移默化形成自觉。
以文育人 引领文明风尚
用好一套书,莱州汇集理论政策、老话老理,邀请本土画家配图,编成《习声回响》《乡村“论语”》等文明实践教育读本,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做人做事规矩;唱好一台戏,推行文明实践“讲演问”“舞台党课”等“文艺+宣讲”新模式,让村民来得了、坐得住,全市1200多支群众文化宣传队自编自导文艺作品500多部,常年提供优质节目;传承一技能,依托草编、玉雕、毛笔、剪纸等非遗项目,打造传统文化讲堂30余处,通过“非遗传帮带”志愿培训活动,延续非遗文化,拓展技能传授,带动村民致富。
以文聚力 汇集实践合力
实践阵地“动”起来,莱州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1000平方米的精神文明展馆,“文明微讲堂”中有100多个课程供市民点播学习;“文明传递”供市民现场注册志愿者、认领志愿服务项目,在镇村实践所站全覆盖的基础上,设立“幸福食堂”“志愿服务站”“邻里互助社”1300多处,将文明实践送到群众家门口;志愿队伍“聚”起来,构建起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龙头、17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为支撑、镇村志愿服务小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体系,根据群众需求推出10大类54项“服务菜单”,实行线上线下“点单”服务,解决了问题,凝聚了人心;文明品牌“亮”起来,围绕“一村一品”,推出“胡同议事”“好好说话”等特色乡风项目30多个,打造“枫染寒同”“孝行谭家”等优秀实践品牌380个,通过“百姓微宣讲”“市村一台戏”等活动,把理论政策变成“土味故事”,用文艺形式宣讲时代精神。
初审编辑:邓志高
责任编辑:冯炜程
作为全国“四德工程”发源地,莱州市以中华优秀文化“两创”滋养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内在活力。[详细]
9月11日,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全体人员在莱州市各渔港码头开展环境卫生清理行动,使各渔港码头环境焕然一新。[详细]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莱州市明苑社区一直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积极引领党员群众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详细]
9月9日,受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邀请,鲁东大学教授走进莱州明波太平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就海参产业发展苗种繁育技术、养殖技术等与当地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洽谈、交流,并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合理化的建议。[详细]
健身突遇队友昏迷,莱州市人民医院退休医生跪地救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