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来源: 编辑: 2013-05-17 00:29:00
农商银行员工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统计
大众网烟台3月26日讯 近日,网友王强(化名)向大众网反映,龙口农商银行对员工的考核太苛刻,银行366名员工考核全部达标仅为2.18%,对不达标者罚款50多万,并且质疑变相敛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达到上岗标准却不能上岗
员工质疑考核制度太苛刻
据网友王强介绍,作为一名农商银行的老员工,龙口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录取他时,只是让他参加了省联社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了一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在上岗前,单位也没有对他进行技能考核,只是让他熟悉一下技能,会点钞、会打字等等就可以,甚至上岗多年来龙口农商银行也没有组织员工在技能方面进行培训、考核。2012年,龙口农商银行领导却突然提出要提高业务技能,并且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对此大部分员工都有怨言,因为之前龙口农商银行一直没有组织过考核,突然要考核不仅留给员工们准备的时间太少,并且龙口农商银行这个等级标准实在是太苛刻了,简直就是“揠苗助长”。
王强告诉记者,省里下发了统一的上岗、一级、二级直到五级的标准,员工达到上岗标准就可以上岗了,但是,龙口农商银行却把上岗标准抬高了,其中,35岁年龄段需要达到三级标准。“练习两个月后在这一标准中169人参加考核仅1人四项考试内容全部合格,此人是参加烟台市技能比赛拿奖人员。”据王强透露,3月16日龙口农商银行进行补考的20名员工没有一人达标。“难道这就是领导们所说的只要认真努力练习就能达到的标准吗?”
四项考核仅2.18%员工达标
银行称员工自学意识差造成
王强一直给记者强调考核标准苛刻,那就究竟此次考核龙口农商银行员工的考核通过率如何呢?王强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龙口农商银行此次考核结果的文件。文中情况让记者感到令人震惊,龙口农商银行此次对366名内勤人员考核,四项技能全部达标的仅有8人,占全部考核员工的2.18%;四项全部不达标高达115人,占全部考核员工的32%;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些数据反映的是龙口农商银行员工业务素质太低,还是此次龙口农商银行考核要求太苛刻?
针对此问题,记者联系到龙口农商银行人事综合科马科长。马科长表示,对于员工的上岗达标等级标准,都是按照省联社下的上岗等级标准基础上个别项目要求有所下调的,所以不存在龙口农商银行自己制定标准的情况。员工反映的“达到上岗标准就可以上岗,要是能达到相应等级之后再在绩效上加钱”这个方式也很有道理,但是龙口农商银行也有自己的工资体系,并且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员工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反映上来,但是否采用,就要等公司决定了。
马科长认为,实际上龙口农商银行要求的达标等级标准并不高,主要是员工平时的自我学习意识太差,私下都不注重练习造成的,要是大家都好好练习肯定能过,就拿翻打传票来说50多张的标准,手比较快的员工都能打100多张,所以这个考核标准并不高。
“2.18%的通过率也不能反映龙口农商员工素质低。”马科长强调,通过率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技能平时员工用的少,就拿汉字录入来说,现在银行实行实名制需要建立资料,来新客户办业务就需要通过中文录入,来新建客户资料,但是龙口农商银行99%的客户都是老客户,老客户来办业务根本就不需要输入汉字,把身份证中信息一敲就可以,这样中文录入平时的需求就不多了,需求不多员工就会手生,其他技能也是如此,再加上大家学习意识不强,要考核了大家也不去练习那肯定会造成一些员工没法通过。
罚款50多万元质疑变相敛财
银行称属正常处罚"不差钱"
王强表示,公司将考核标准定的很高,并且一项不过就罚款500元,通过这次考核龙口农商银行对员工的罚款数额竟然达到五六十万元,这完全就是变相敛财。
对此,马科长回应,龙口农商银行对员工进行罚款是按照规范的账务处理,没有将罚款走进个人腰包里去,而且整个龙口农商银行也不缺这50万。“毕竟龙口农商银行是全市的大型金融机构,单单去年就为地方纳税1.2个亿,这50万对龙口农商银行来说真不算什么,员工所说的敛财行为也只是一个公司的正常内部管理处罚。”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