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暨媒体校园行活动启动

2024-05-15 21:54: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力平

  大众网记者 王力平 通讯员 孙梦佳 烟台报道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5月15日上午,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烟台职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暨媒体校园行活动在烟台职业学院正式启动。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姿出席活动,烟台市电子商务协会、烟台市网络产业商会以及众多知名企业的代表应邀出席。烟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交通工程系、艺术设计与教育系师生,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共计140余人共同参与启动仪式。

  会上,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姿发表致辞表示,烟台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随后,烟台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李萌、烟台航润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小松等多家企业代表相继发表致辞,他们对烟台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学院的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

  在热烈的掌声中,产教融合项目签约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签约共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船舶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项目、电商直播合作项目等。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好品山东·乡村名品”山东青年创业电商直播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烟台市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基地、顺丰速运电商直播基地等三个项目的揭牌仪式。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烟台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发展,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实践等多个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烟台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邵侠介绍,本次活动共签约12个产教融合的项目,专业涉及船舶工程、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合作的领域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产教融合的时效在于务实落地,学校的思路是引企入校、真实场景、实战演练,企业通过把这个真实的项目资源引入到学校,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以船舶设计专业为例,船舶设计工作室与烟台航润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技术服务就实现了260余万元。学生通过实战演练也提升了技术技能,真正实现了“一记在手,一生无忧”,为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定的保障。

  启动仪式上,2024年烟台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活动周媒体校园行活动同步启动,多家媒体记者共同深入校园、走进课堂、采访师生,全面了解学院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果和特色。

  媒体校园行活动中,与会嘉宾和媒体代表相继参观采访了多个产教融合签约项目。在经济贸易系的直播基地里,由师生组成的直播小组紧锣密鼓地进行直播工作,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学习和掌握直播运营、直播场控、直播操作等多方面的技巧。“学校组织的实习项目,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企业,无论是直播技巧,还是场控运营技巧,都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22级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王晴说道,“日常课本学到的知识,在实习中进行实战操练,我感觉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整个过程能让我对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刻。”

  随后,记者参观了“敦煌网”的跨境电商产业运营实战项目,该项目为商务英语专业“精外语、通外贸、善管理,会沟通”国际化商贸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搭建新平台。当天上午,“好品山东?乡村名品”山东青年创业电商直播基地也在经济贸易系电商直播基地正式开播落地。

  在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媒体记者依次参观了非遗文创展陈室、染缬教师工作室、咖啡调饮工作室,通过教学成果、学生作品等多方面了解,感受到烟台职业学院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最后,媒体采访团走进烟台职业学院的汽车实训基地及工作室,详细了解了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人才培养基地、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创新基地以及船舶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情况。这些基地和工作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烟台职业学院在新能源汽车和船舶设计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烟台职业学院积极落实国家职教改革“一体两翼”战略部署,始终把产教融合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2023年,发起成立了智能协作机器人等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生物医药等7个烟台市产教融合共同体,立项烟台黄渤海新区、高新区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万华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学院,覆盖了全国212所中高职院校、92所本科院校、134家科研机构、1500余家企业。通过“政行企校研”的深度融合,为教学改革、技能大赛、科研创新、国际办学等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为烟台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初审编辑:王力平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