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妍明 通讯员 董明慧 宋晓玲 烟台报道
70年风雨兼程,70年信念不改,一代代莱医人用“追求卓越,永续创新”的精神和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激情豪迈的壮丽乐章,有力地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医院,记录下老中青三代人心中的医院印记。站在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莱阳中心医院全体职工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医者精神,继往开来,书写医院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老一代:风里雨里 我和“你”不离不弃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原院长崔洪业
“1953年,我来医院上班时,医院还叫莱阳地区中心卫生院。1994年,全院职工热血沸腾,齐心协力顺利通过三乙评审,初步的愿望实现了,第二年我就退休了,40多年相伴、相随,我和医院有了难以磨灭的感情。”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原院长崔洪业告诉记者,刚到院时这里医疗条件相对简陋,医护人员也只有50余人,但大家心气很高,一心要把医院搞好。
1950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成立,由原胶东医院、北海医院等8家医院合建而成,各方面硬件都相对薄弱,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那段时间,医院经历了多次搬迁,病房和办公室都以平房为主,防疫、行政、医疗科室刚刚分开办公,所以对于医院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崔洪业介绍道,“医院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莱医人一步一步不断攀升的结果,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始终做到心里有患者,秉承医者仁心,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于淑君(左)和邹恒诰(右)翻阅医院老照片
由于是8家医院合并而成,医院在建院初期科室设置已相对完备,内、外、妇、儿、五官、化验、放射等,基本满足各种患者的就医需求,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当时医院有两个病区,共计50张病床,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许多患者就是住在医院旁边的百姓家里。”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原护士于淑君说,虽然条件恶劣,但医患关系十分融洽,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都当彼此是亲人。因为没有家属陪同,患者洗脚、洗头、梳头、喂饭……医护人员都亲力亲为。
“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电,尤其是对于我们放射科来说,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用电,这无疑是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于淑君的爱人、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原影像科主任邹恒诰告诉记者,当时国际救援公署捐给医院一台发电机,放射科终于可以自己发电了。“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发电机,我们每天下午统一给患者拍片子,由于许多患者是远道而来,无论有多少病人,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全部拍完,而且要保质保量。”
“前段时间,我去医院看病,新大楼里宽敞明亮、设备先进,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邹恒诰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老一辈莱医人时刻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时至今日,医院已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他们的内心也倍感欣慰。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变革,但老一辈的精神不能忘记,历史赋予了全院干部职工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该展望未来,但更应该回顾历史,正是老一辈莱医人用汗水和泪水,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医院茁壮成长的动力和底气。”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院长刘爱玲说。
中年一代:稳中求进 我和“你”共成长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永远及其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在老一辈的努力和奋斗下,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基础设施日趋完备。1994年,医院首批通过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随着医院的晋升,院内医疗设备、技术、人才等各项工作均突飞猛进,各种高难度手术也随之开展,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与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一切都在高速发展。
“1990年我刚到医院时,放射科面积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没有CT,只有两台拍片机和一台做胃肠检查的机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永远告诉记者,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两台高端CT、两台磁共振和三台DR拍片机等设备,科室人员数量也从最初的15人增加到现在的40多人。“无论从医疗设备,技术水平还是人才力量,科室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工作中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徐向东
急诊科每天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急症、危重症患者,最能展现医院综合能力。“多年来,急诊科一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年平均收治7000例患者,却做到了医疗纠纷事件为零,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达95%的骄人数据。”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徐向东表示,优异的成绩是每个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和医院整体快速发展的结果,也靠每个人的成长共同汇聚,才让科室乃至医院越来越好。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巴宁查看患者电子病历
“从一而终”是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巴宁对39年从医生涯的概括。“我从1982年毕业来到医院,1992年开始在心胸外科工作,2002年科室引进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巴宁说,如今医院病床数量增加到1500余张,科室分工更加细化,专业技术更加精湛,但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秉承这个宗旨,全院上下才能齐心协力,实现三甲创建之梦。巴宁告诉记者,如今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人梯,给年轻人机会和自信,医院发展的重担将落在年轻一代的肩上,他也会尽自己所能,站好最后一班岗。
工作中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邱振玲
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我们的护士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主动走出医院,到患者家里提供便民服务、专科护理。”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邱振玲表示,以人文关怀实现出院患者追踪护理,做到全程、无缝隙、优质连续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外,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无论是援外、援藏、援渝,还是社区、学校义诊,亦或是日常诊疗工作,无不展现着医院的人文关怀。
护理团队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与70年前相比,如今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整个护理团队拥有护士600余人,护理服务质量更是日新月异,且在不断提升。“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医院真的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都希望她越来越好,也会努力让她变得越来越好。”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副院长臧雪红欣慰地说,医院很多职工都是从小在医院“长大”的,他们对医院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就是第二个家。“医院目前正以开放的姿态,集百家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让医院职工拥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和更好的发展平台,努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向着更具有影响力的医院迈进。”
年轻一代:砥砺前行 我的青春热血为“你”抛洒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19年12月18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这标志着几代人的三甲梦在这一刻终于梦想成真。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尹青梅(中)获赠锦旗
如同一场考试,从备考到答题再到公布成绩,只有亲身参与每一个环节,真正付出过,才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我很庆幸自己是莱阳中心医院的一员,更庆幸自己参与了三甲创建的全过程。那种目标一致,携手同心的经历,让我更加感受到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这个大家庭的力量。”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尹青梅告诉记者,三甲创建成功是众望所归的结果,也是医院70岁生日最完美的礼物。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王莉莉给患者诊治
不断进取是年轻一代的代名词,三甲创建期间,所有挑灯夜战的学习和连轴转的付出,最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在紧急关头与时间赛跑,更高效地救治患者。“医院提供给我们最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不能辜负医院给予我们的机会,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尽自己所能为医院发展尽一份力。而且在我们之前,很多前辈就做出了表率,他们出过的汗、流过的泪,都是我们的座右铭。”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王莉莉告诉记者,在医院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环,年轻的医护人员将以青春热血为医院发展添砖加瓦。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ICU护士辛莉玫查看患者身体各项指标
“作为一名年轻护士,三甲创建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一课,不仅让我对护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更加热爱。”重症医学科护士辛莉玫说,“患者转危为安,病情一天天好转,那是对我们护理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时刻激励我要更加全力以赴履行护士的职责。未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和同事们一起承担起医院发展重任,向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感谢医院老前辈和全体职工的辛勤付出,正是因为有你们,医院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如今,随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功,医院将进一步加大在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力,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入,通过培训、学习、交流、进修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杰表示,医院的标准化建设一直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还将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医院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医院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过去的辉煌属于历史和无数为之奋斗的莱医人,站在新起点,肩负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开创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砰!”一声巨响,火球中跑出一个人。腹背着火受伤的孙明(化名)被炸掉了一只手,他瘫坐在墙边,看着血流了一地,心里想:“我应该是不行了。”那一天是7月27日。时隔四个多月后的12月10日,记者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手足外科病房里见到了他,这名重伤患者不仅活[详细]
70年风雨兼程,70年信念不改,一代代莱医人用“追求卓越,永续创新”的精神和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激情豪迈的壮丽乐章,有力地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详细]
12月12日,在山东省医院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优秀医院管理者和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滨医烟台附院院长王强被授予“2020年山东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详细]
脑出血、脑瘤、脑外伤,神经外科随便一种病症都足以致命,但保命却不是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鸿光和团队的唯一追求。医学越来越精细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打好“组合拳”,还患者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才更值得探索。[详细]
为牢固树立党员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增强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扩大“双报到三促进”成效。12月11日,蓬莱中医医院党总支深入半岛蓝庭社区开展“坚守生命至上 传承红色信仰”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共有党员60余人参加。[详细]
2020年12月12日,山东省医院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优秀医院管理者和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5位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29位优秀医院管理者和30名优秀乡镇(社区)医院管理者。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院长姜宏伟榜上有名,荣获2020年山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