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肖静 通讯员 赵欣 烟台报道
今年以来,海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守服务“三农”和地方实体经济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业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同步提升。截至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93.77亿元,较年初增加1.73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强化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不动摇,与大众网深化业务合作和宣传,辖内基层党支部全部开展品牌培育工作,与方圆街道、东村街道、凤城街道、发城镇等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二是以党建共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和网格化营销工作。针对农区市场,实行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开展金融夜校集中宣讲,实现“三个一”服务,即金融知识逐一普及、金融困惑第一时间解答、金融需求在一线解决;针对城区市场,精准划分客户群体,以“四张清单”获取、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智慧营销系统等为抓手,全面采集、整合客户信息资料。三是建立政银合作机制。常态化联络对接财政、扶贫办、税务、环保、自然资源等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省农担公司和财政贴息等利好政策,大力推广政策性信贷产品,执行优惠利率,整体贷款加权利率水平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实现减费让利6000余万元,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强化提升网点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优化网点布局。按照“双线四型”网点建设要求,完善提升综合型网点,巩固发展基本型网点,大力发展自助型网点,积极拓展代理型网点。截至2月末,全部营业网点已完成改造及内部布局优化,“高柜改低柜”建设率达到100%。二是积极打造智慧银行区,截至2月末,辖内共有智慧柜员机35台,布放率达120.69%。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建立10名网点转型内训师队伍,利用晨夕会时间进行网点导入,加快推进功能型网点建设。四是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点430余处,ATM机60余台,POS机700余台,其他支农结算工具360余台,实现了全市自助服务机具的全覆盖,承担了全市约90%的政府补贴发放,80%的社保卡发放,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存取款、水电煤气、话费存缴等多元化便捷的金融服务。
强化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海阳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疫情期间不抽贷、不断贷,持续平稳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经营实体渡过难关。一是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基层支行贷款审批权限,加快贷款审批速度,实现贷款随报随批,全面推行电话、微信等申贷渠道。二是推出优质信贷产品。大力推广政府全额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助力辖内受疫情影响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支持新农村基础建设,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持续推广种植养殖类贷款,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三是细化营销走访。针对烟草行业客户、种养大户建立完整的基础及行业客户信息数据库,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对金融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带领客户经理队伍逐户实地走访调研,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