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崔荔媛
作者:卢金盛
北海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于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银行之一。它诞生于掖县(今莱州)、发展于胶东、壮大于山东、最后走向全国,于1948年12月1日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成立之后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印发货币,以便控制经济命脉、进行货币斗争、保持物价稳定、保障军需民用。
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敌人不停地侵扰破坏,印钞厂没有固定的场所,而是在偏僻山区搬迁转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同时印制票币对内、对外严格保密,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在史料上缺乏完整、系统、准确的记载。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和实地寻访,摸清了战争时期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搬迁的遗址轨迹。
莱州市袍峱村南山坡上未竣工的山洞
一、创建时期
在中共掖县县委领导下,县委书记郑耀南聘请民主人士张玉田于1938年5月开始筹建北海银行。由于日军实行封锁政策,根据地物资匮乏、人才奇缺,北海币的印制是四处托人才完成的。票样是由沙河中心小学校长邓振远绘制,票版是由青岛光华制版社班鹏志制作,纸张是由天津购买,票币印刷是委托掖城西门里的“同裕堂”印刷所印制。券别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票面主要图案:壹角券、贰角券为掖县火神庙,伍角券为掖县鼓楼,壹元券为掖县县政府门景。票面上都加盖了“掖县”字样,即早期流通的掖县版北海币。8月份开始试营业,北海币第一次投放市场,因印制精美,很受老百姓欢迎。12月1日举行开业仪式时共发行北海币9.5万元。由于日伪军大举进犯胶东根据地,1939年3月北海银行被迫停业。
莱州市袍峱村《大众报》社印刷车间,这里曾印制过北海币
二、重建时期
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的指示,胶东区委决定恢复重建北海银行,于1939年8月1日在莱阳张格庄(今属莱西)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人员少,又没有印刷设备,北海币的印刷是委托胶东区委机关报《大众报》社代印,再由银行人员验收打码才能正式使用,从此开始印制发行“胶东”版的北海币,票券仍沿用“掖县”版的版样。这期间《大众报》社印刷厂设在附近的东馆村,北海币的印刷地址也就在此村。
东馆村位于今莱西市西北30多公里处的丘陵地区,是个500余户的大村,印刷厂坐落在村中间一农户家里。曾是报社印刷工人后为徐州政府视察员的离休干部李征夫在回忆录里是这样叙述的:“报社在东馆村时间较长,机构也在此逐渐完善....报社还担负一种特殊任务--秘密印刷北海银行的钞票....当时参加印钞的同志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挑选,并进行严格的保密教育”。今年5月28日,我来到了东馆村,该村89岁的老党员赵庶会老人介绍说:“当年《大众报》就是在俺家的一所空房子里印刷的,我当时很小,有时到附近去玩,看到大门口有战士站岗,不准外人进,屋里面有铁牛(印刷机器)在‘哐当、哐当’响”。近年由于村里统一规划街道,原房屋已被拆除。
同年10月份,报社转移到了掖县的袍峱村,到了冬天,报社给了一台石印机、一台脚镫子(号码机)和几个技术工人,印钞工作从报社分离出来,成立了北海银行印钞厂,姜文任厂长,为保密考虑,对外称“天兴福”、“东记栈”等字号。但不久,在敌人扫荡中报社损失很大,工人和印钞机又被收回,北海币仍由报社代印。
今年5月22日,我走访了袍峱村。该村位于莱州市正东35公里处的山区,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丘陵连绵,村南面有袍峱山脉做屏障、村北面有层层丘陵作掩护,一条自然河流穿村而过,这里居住着100多户人家,非常安全隐蔽。当时报社所属的7个部门、300余人分散在群众家里工作和居住。
李好俭,今年74岁,曾任村委书记,他说:“听母亲说,当时报社社长阮志刚就住在俺家,还有其他人员,正屋东间、西厢、南厢的炕上、地下都住满了人,晚上铺上麦秸草就睡觉,白天收拾起来就办公。电台也设在俺家,白黑都有人值班”。
报社不但工作环境异常艰苦,还要随时对付敌人的扫荡、骚扰,一有情况,要迅速掩藏机器设备、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李征夫在回忆录里记载道:“1939年12月9日,日寇突然进行扫荡,报社和党校人员组织在一起向外转移。在转移途中,被敌人包围在河南村,我们与敌人浴血奋战,从拂晓一直打到午后,报社和党校损失都很大,包括报社社长阮志刚同志、党校校长李辰之同志在内共牺牲了70位同志”。曾是报社印刷工人后为四川省凉山日报社顾问的离休干部周广善在回忆录里记载了敌人的另一次袭扰:“1940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顽匪赵保原的队伍突然进犯袍峱村,李征夫和王璟两同志机敏地将装订股的大机刀伪装掩藏在老乡家的松柴堆里,没有被发现,唯一的一部机刀保存下来,又可为北海银行裁票了。在8年抗战中,这部机刀立了大功”。
李好增,现年96岁,他说:“《大众报》在俺村的时候,我十四、五岁。俺家西间住了报社的6个女同志,和俺家关系非常好,经常帮忙干一些零活,有时还给我们送吃的。我负责把印好的报纸送出去,附近村2到3天送一次,背着背包,步行去。远的地方,黄县、莱阳、招远等4到5天送一次,用牲口驮着去。俺村就我一个人负责送报纸,虽然很辛苦,但从没出过差错。本来报社想在这长期住下,组织村里群众在南面山上建起了围子、挖了几个山洞。山洞还没挖好,敌人进村破坏,由于机器掩藏隐秘、撤退及时,报社没受多少损失,只是对村里进行了烧、杀、抢、掠。之后报社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受他们革命思想影响,在报社离开俺村后,我响应号召,积极参了军。掖县粉子山战役、孟良崮战役我都打过,23岁那年,负了伤,拿着部队开的证明信回来了。后来证明信丢了,没有享受任何待遇,但我还是积极表现,当过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林业队长 ,乡子弟兵团长等职....”
为了躲避敌人的侵扰,1940年秋天,报社离开袍峱村,相继转移到掖县的小兰埠、尹家、王家、前后邓家、西由、仓上等村进行工作,时间都很短。
这一时期,共印发北海币96余万元。
栖霞康家村南的山峦,北海印钞厂设在山洞中
三、发展时期
1、恢复北海印钞厂
1941年春天,“反投降”取得重大胜利后,北海银行接受了一些机器,重新恢复了印钞厂,称北海印刷所(或西厂、一厂),印钞工作正式从报社独立出来,由《大众报》社调王连志任主任,地址设在栖霞的蒲夼村,刚开始只有7、8个人,规模较小。
今年5月29日,我来到了只有30多户人家的蒲夼村。该村坐落在马耳山南麓,这里层峦叠嶂、沟深路险、树茂林密,村子被层层山峦包围得严严实实,只在西南方向的山涧里有一条曲折小路进出村庄,这里群众基础很好,安全可靠。在村的西南头,有一座石块砌成的小四合院,正房、南厢各3间,西厢2间,现年82岁的老党员、84年至92年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韩延东老人就居住在里面。他介绍说:“抗日战争时期,俺父亲韩功利担任村主任,他思想进步、积极支持抗战。俺家正屋东间住着印钞厂的工人,北海币在本村韩衍进家印好后,就在俺家东间进行清点、整理,包装好后,放到南厢屋,晚上再由工作人员送出山外。南厢屋是印钞厂的仓库,运进山里的纸张、油墨、武器弹药也放在里面。”韩延东老人不顾年迈,带领笔者来到韩衍进家,指着修葺一新的房子说:“当年北海银行印钞车间就设在这里,正房五间,东面3间住着工作人员,西面2间印钞,机器设备都在里面”。
1941年3月18日,著名的牙山战役结束后,国民党顽固派蔡晋康部被消灭,牙山地区宣告解放,反投降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为了确保印钞厂的安全,由部队战士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牙山一带的栖东县(今栖霞市桃村镇)的康家村南面庙洼山阳坡上挖了山洞,这年冬天,印钞厂转移到这里。山洞规模比较大,印钞工作都是在山洞里进行,工人吃住也是在山洞里面,定期到洞外休息放风,条件异常艰苦,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洞印钞厂”。中共栖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的《见证--栖霞革命遗址通览》里记载着:“1941年底,在该村(康家村)南苗洼山山怀的山洞里成立胶东印钞一厂,印制发行加盖‘胶东’的北海币”。
今年6月30日上午,我来到了康家村,一探“山洞印钞厂”究竟。该村位于栖霞市东部山区,150多户人家,村子周围山峦起伏、群山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正在村头纳凉的89岁老人冯光福说:“当时我十来岁,印钞厂非常保密,我们一般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南面山里还有印钱的,山上有当兵的站岗,靠不到跟前。他们转移走了以后才知道山前有山洞,北海印钞厂就在里面”。71岁的胡绍生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山洞,洞口封的很小,只能容一个人进出,里面有三间屋大小,洞的东边开了一个‘气眼’,洞口边上还栽了一颗小松树”。冯喜才,今年87岁,他说“当年南山上有八路军站岗,不知是干什么的,非常保密,自己在山上做饭,不与外人接触”。
这一带当时是大后方,比较安全,再没进行大的迁移。其间,遇到敌人扫荡和敌情严重时,把机器、材料埋到河滩里,人员疏散转移,上山坚持打游击,没受过损失。印钞厂搬到牙山后,票币需要量增加,开始印发五元、十元券。当时自己不能制版,通过关系到青岛用“冥府银行”的名义制版,带回来后把“冥府”两字抠去换上“北海”字样再印制北海币。印钞材料需要从敌占区购买、秘密运回,数量受限,纸张、油墨规格、颜色不统一,同一个版,印出的票币纸质、版色是不一样的。为了区别版别,防止造假,在票面印上“发”、“展”、“经”、“济”等不同的字样,以便鉴别。
乳山市王家庵村俯瞰,东海印钞厂成立遗址
2、新建东海印钞厂
随着抗日形势的好转、根据地的扩大,对北海币的需要量不断增加。1941年5月,我军缴获了两部脚踏机,又将文登、荣成、牟平印刷所的两部印刷机和一部切纸机集中到一起,在乳山王家庵村新建了北海银行东海印钞厂,称东海印刷所(或东厂、二厂),对外称“福记栈”,由北海印钞厂派王亮任主任,技术工人14人。
今年6月16日,我走访了王家庵村。该村位于乳山市的东北部山区,北依海拔500米的仙姑顶,呈“Y”字形坐落在山坳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现在已经硬化的河沟小路,蜿蜒朝东南方通向村外。村委书记王夕占介绍说:“我们村是个山区小村,仅45户人家,村民热情厚道、善良朴实。当年,我的四爷爷王克邦是小观乡乡长,真实身份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当他听说要在俺村建印钞厂时,就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供印钞厂使用。王克邦后来随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任后勤处处长”。我们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子中间一座整修一新的四合院跟前,王书记指着房子说:“这就是王克邦的老房子,当年北海币就是在这里印制的。现在房屋产权是王克邦的孙子王夕强的,他在上海工作,家里没有人,我们进不去。房子虽有些改动,但基础没变,仍是原来的”。从外观上看,整个院子由五间正房和五间南厢房组成,南厢东西两面“挂耳”。房子是砖石结构,石材取自当地,加工非常整齐、精细,正房屋山用灰砖砌成,建筑质量在村子里属上乘,现在正房已将灰瓦换成红瓦、南厢改成平顶、门窗都换成了铝合金的。伫立院外,依稀看到当年在这所房子里,印钞机快速运转、工人不停忙碌、纸钞搬进搬出的情形....
东海印钞厂在这里住了两年多的时间,为了躲避敌伪扫荡、破坏,还在村子周围挖了山洞。于家广,乳山市融媒体中心广播部副主任、主任记者,他从事乳山市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十多年,在他的文章里有详细的叙述:“1941年春季,为了隐藏印钞机,一共挖了两个地道,其中一个就在王家庵村西北方向不远地方的一个陡崖上。在其上方,警卫班的战士先往下开挖直立洞,挖到一定深度,再往西面的方向开挖水平洞....他们点着小提灯,黑白天不停地干....一直挖到秋天,大约经过四五个月才完成了地道开挖任务。地道挖好后,他们在入口处使用几块大石条盖上,然后填上土平整好,再在土的上面载上松树伪装起来外人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地道....”由于隐藏的秘密、安全,1942年春天,在敌伪进村扫荡、搜查时,只发现了藏在屋里面的大版纸,并全部烧毁掉,印钞厂没受大的损失。自此,印钞厂搬离了王家庵村。
由于战争环境恶劣,东海印钞厂在胶东东部山区不停地进行搬迁转移,工人们克服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印钞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据《中国工商银行乳山支行行志》记载:“至1944年(东海印钞厂)先后在我县王家庵、马家泊子、庙东、西南台、仙人脚、杨家夼等村和文登县一些村住过,生产也是在备战的状态中进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根据地迅速扩大,本币需要量增加,又增设了印钞三厂。因机器不够用,由一厂分出一部分工人到胶东印刷社住,借用机器专印辅币,有工人5名、练习生14名,六页机3盘,四页机1盘。
3、创建制版厂
当时,根据地受条件所限,缺乏技术和设备,票版需要到敌占区制版,非常麻烦,随着票币需求量快速增加,必须得有自己的制版技术。票版制作非常复杂,涉及绘图、照相、影印、烂板、修版等工序。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及外地先后聘请到了7名专门人才,其中照相1人、绘图1人、烂版5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于1944年5月1日,胶东北海银行制版厂在乳山冯家乡马家庄正式成立,杨杰任厂长。自此,胶东北海银行所用的票版都是自己制作,这在山东北海银行当中还是首家。
今年6月16日下午,我在走访马家庄时,86岁的村民马少雪回忆说:“当时我们村是一个红色根据地,在村西头设有兵工厂、村南头设有手榴弹厂,北海银行制版厂就设在俺家北面胡同南头的马少俊家里,有当兵的在门口站岗,外人很少过去”。 村委书记马乐勋告诉我:“为了很好地纪念北海银行制版厂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村委已经将制版厂原址房屋长期租用,准备筹建纪念馆”。
一年后,制版厂不断壮大,制版技术工人增加到8人、练习生2人;绘图2人、练习生1人。不但完成了胶东北海银行的制版任务,还树立大局意识,很好地完成了为总行、其他分行、党政军机关制作各类票版、徽章等任务。先后为总行制作票版2种、16付、32块,字、章790个;为渤海分行制作票版11种、148付、305块,名、字、章1158个;为东北银行制作票版14种、164付、364块,字、章1085个;为《大众报》制版11块;为《胶东画报》制版168块;为《山东战邮》制版8块;为区党委制版4块、为文协制版21块、为军区政治部制版2块。同时,积极向外输送人才和物资,先后调往渤海分行技术工人6名,东北银行技术工人3名、管理人员1名;向鲁南印钞厂提供油墨1077磅、票纸300令,渤海印钞厂油墨936磅、票纸365令。
4、四厂大合并
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步好转,胶东抗日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为便
于统一管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日寇投降之后,1945年9月,北海银行胶东分行将三个印钞厂、1个制版厂合并为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集中搬迁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乳山崖子村,厂长荣世维、副厂长肖一心、杨杰(兼指导员),后王士村任副厂长兼指导员。同时成立管理机构,设立发行科:下设印刷股、鉴定股、总务股、材料股、制版股、修理部,印钞工作不断走向正轨。到年底共拥有各种印钞机器41部,其中胶版机2部、平页机2部、脚踏机37部;机刀机器8部;还有各种修理机器4部、柴油机6部、制版照相机2架。人员增加到210人,其中各种技术工人达到140人。
今年6月16日我在走访崖子村时,71岁的村委书记孙兴善对我说:“我们村有村民近600户,在周围是个大村,是海阳、牟平、文登三县交界的地方,交通便利、经济活跃,并且四周是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峦,可进可退,是理想的军事大本营。当时党政军机关、银行、兵工厂、学校等都设在我们村和周边村庄。据老人讲,北海银行印钞厂就设在现在村委办公楼这个位置,当时是一家大财主的院落,印钞厂规模很大、工作人员很多”。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为安全考虑,印钞厂离开了崖子村 。于家广在文章里记载道:“ 秋天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向北面深山转移,搬到了现崖子镇泽科、东夼两个小山村....在人民的支持下,印钞厂很快恢复了生产”。1947年,国民党制定了“九月攻势”对胶东进行重点进攻,印钞厂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被迫停产疏散。于家广在文章里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将印钞机全部拆卸,涂上润滑油在深夜用马车拉到沙河深埋进沙里,有的机器涂上油就丢进深水坑。半成品和成品钞票装在柴油桶里,埋在东夼村东的山脚下....把砸坏了的票版压在(山间小溪边)石头底下....女同志、老同志安插在外县文登、荣成、牟平一带群众家里 ,在附近有家的工人带上几位外地的同志回家暂住。最后,印钞厂就剩下20来人....加上警卫班的十几个战士,组成了一支小部队,换上军装,带上工厂里的武器,由荣世维带着上了前线....主要是侦察敌情,发送情报”。12月底胶东保卫战结束,国民党军队溃败,印钞厂又将疏散的人员召集起来恢复生产。
据《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烟台市分行行志》记载:“1946年9月18日北海银行总分行行长联席会议决议:各印钞厂应由总行直接领导。因此确定总行直属厂(鲁中印钞厂)为一厂;胶东印钞厂为二厂;渤海印钞厂为三厂。并确定胶东、渤海两个厂暂由分行代管(因离总行远),但业务受总行领导,特别是印刷计划与技术指导必须统一”。1948年夏季,印钞厂奉命向临朐南流村迁移,到年底基本清理完毕,实现了山东印钞厂大集中、大统一的格局。至此,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完成了它的光荣任务。这期间印钞厂在胶东地区共发行北海币174.7亿元。由于战争频仍、经济困难、物价暴涨,票币需求量大增,陆续发行了大面额纸币,1941年至1942年开始发行五元券、十元券,1943年开始发行五十元、一百元券,1944年至1946年开始发行二百元券,1947年开始发行五百元券,1948年开始发行一千元、二千元券。
北海银行印钞工作从印制第一张北海币开始到全国印钞大统一,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共发行了一百七十四亿元的北海币,为革命地区的军事强大、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艰难曲折、艰苦卓绝、极其不平凡的道路。在无际的大海上、农户的房舍里、村中的地道里、隐蔽的山洞里、闷热的树林里、冰冻的河滩上....都闪现过北海银行人员的身影。北海银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为战争的胜利、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2021年7月1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崔荔媛
五一假期刚过,烟台彩友就连连收获大奖!5月6日,双色球游戏2021049期开奖,烟台芝罘彩友以一张“14+1”自选复式票,揽获1注二等奖,单注奖金440233元,以及48注四等奖和420注五等奖,中奖金额合计454033元。开奖次日,大奖得主安先生(化姓)就来到烟台市福彩中心,领[详细]
“走到哪买到哪”是不少老彩友的购彩座右铭,近日,济南彩友张先生(化姓)就因“走到哪买到哪”的习惯,出差在外的他,在烟台购彩,喜中双色球2021046期二等奖,单注奖金180976元,揣着大奖,过了一个欢乐的五一假期。[详细]
5月25日,双色球2021057期开奖,烟台芝罘区37061503号投注站一彩友以一张自选单式票喜中2注双色球二等奖,单注奖金为162689元,合计中奖325378元。开奖次日,大奖得主马先生(化姓)就来到烟台市福彩中心,领取自己的大奖奖金。[详细]
5月25日,快乐8游戏2021125期开奖,烟台栖霞市37068612号投注站喜中一注“选九中九”30万元大奖。数据检索显示,中奖彩票是一张“10码选九”的复式票,除了揽获1注“选九中九”大奖,还中了9注“选九中八”,此外,由于处于山东省“好运快乐8”促销活动期间,每注“选[详细]
5月13日,快乐8游戏2021123期大爆奖,全国中出11注选十中十500万大奖以及8注选九中九30万大奖。烟台芝罘区37060029号投注站中出3注“选七中七”以及2注“选八中八”。据了解,这5注奖项均为一人所中,奖金总额为13.4万元。近日,中奖彩友李先生(化姓)现身烟台市福彩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