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拉的“盛放”与何塞的“全能”

2019-12-19 15:12: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任海杰

  又逢一年一度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旺季,佳作“盛放”。古典音乐方面的演出在艺术节第一周最为热闹,名团大牌云集,节目美不胜收。笔者以赶场“速记”之,试勾勒形神一二。

  艺术节的开幕阶段“音符”,由著名指挥家里卡多-夏伊领衔,率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连演三场。这个由世界乐坛众多乐团首席精英组成的豪华名团,以演奏技艺精湛著称,尤其在诠释交响乐名作方面常有惊人之举,每每轰动国际乐坛(尤其是在夏伊的前任阿巴多时代)。这次,乐团出色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彰显夏伊已顺利完成“交接棒”,正率领乐团再创辉煌。我特别属意第一场马勒《第六交响曲(悲剧)》。夏伊棒下的乐团气势恢宏而又跌宕多姿,将通常的悲剧演化成一曲壮怀激烈的英雄战歌,令我联想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英雄的肉体可以被击倒,但英雄的精神不灭。我聆听过许多“马六”的CD、DVD以及现场演出,这次给我感触最深。这便是世界名团和著名指挥大师的功力和价值,这也是经典音乐常演常新的魅力所在。

  本届艺术节联合新开张的上音歌剧院,推出一个重大举措:全程引进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上演两部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魔笛》。上至艺术总监佩雷拉,下至舞台工作人员,全班斯卡拉250人,浩浩荡荡来到上海,在一周内以两部歌剧各演三场。此种盛况,在上海演出史上可谓史无前例。其中,闪现出几个亮点。

  两部歌剧的布景同时装台,轮流切换上演,这在专业上的要求非常高。国际上一些著名歌剧院都已具备这样的能力,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能上演多部歌剧,而在上海,这样做还是第一次,因此具有其“历史性意义”。

  作为世界顶级歌剧院,斯卡拉不远万里来到上海,在专业呈现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两部歌剧居然动用两个乐队——《假扮园丁的姑娘》采用古乐队,《魔笛》用的则是现代管弦乐队,以不同的音色音响和韵味,呈现出两部歌剧各自的特色,极具专业精神,值得称道。

  另外,斯卡拉这次在沪演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为什么该剧院能长期立足世界乐坛高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恐怕是得益于他们卓有成效的教育培养和循环体系。也就是说,除了一线演员和乐队,斯卡拉体系内的斯卡拉歌剧院学院不仅拥有一大批崭露头角的优秀年轻演员,还有自己的管弦乐队。在上音歌剧院演出《魔笛》,就由斯卡拉歌剧院学院担当,表现不俗。其实,世界其他著名歌剧院也有这样的学院体系,如英国皇家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等。这已是大牌歌剧院长盛不衰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不无启发和借鉴。

  说到演出本身,18日笔者观赏的首演《假扮园丁的姑娘》是莫扎特18岁时的作品。舞台布景是古色古香的巴洛克风格,采用目前国际乐坛流行的“一景到底”,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最后到高潮时由演员撕毁,极具表演张力和空间想象力。舞台上的七位主演水平齐整,唱功和角色感俱佳,充分显示了当代歌剧表演的美学理念,给观众以艺术盛宴的极致享受。

  引进国际精华,与国内乐界强强联手,对提升国内乐团的水平很有帮助。10月19日,著名指挥家迪图瓦携手国际一流歌手和日本东京爱乐合唱团,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演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今年是他逝世150周年)的代表作之一《浮士德的沉沦》。这也是此音乐巨著在上海的首演。音乐会高潮迭起,感人至深。刚过140岁生日的上交与迪图瓦擦出惊人的火花。说实话,如果要评选上交最佳外籍指挥,笔者以为非迪图瓦莫属。他每次执棒上交,乐队的水平就焕然一新——这就是世界著名指挥家的深厚功力。上交近些年的进步,与其广泛而深入地与国际精英合作是分不开的。

  本届艺术节的一大特色是声乐艺术演出丰富,除了歌剧,还有多场大牌歌手的演唱会。10月20日,笔者领略了世界著名男高音何塞-库拉音乐会在东艺亮相。近20年来,世界乐坛涌现出不少一流男高音。他们各有所长,谁是三大男高音接班人,则众说纷纭。若论演、唱俱佳,舞台上最入戏、最形神兼备、刻画人物最淋漓尽致者,首推阿根廷男高音何塞-库拉。他不仅唱功好,还能指挥,近年还从事歌剧导演和舞美设计,艺术修养超越常人。是夜的音乐会上,他独唱六首,重唱两首,状态游刃有余,声音厚实辉煌,爆发力十足,呈现出典型的戏剧男高音特色,赢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他还登上指挥台,指挥上海爱乐乐团和爱乐合唱团,展示了其全面的才华。某种程度上,他还是整场音乐会的导演,音乐会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等,将他浪漫随心的性格和横溢的才华显露无遗。听过无数大牌歌手的音乐会,何塞-库拉这场演出别开生面,独一无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