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下为祖国歌唱

2019-12-11 11:39: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宋佳烜 刘 淼 薛 帅

  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人民大会堂彩排的过程中,大会堂一楼东西两侧的观众席上,总会有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整齐安坐。这群来自北京市八一学校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是《奋斗吧 中华儿女》中唯一没有走上舞台的演员,却在演出中参与了多个篇章中近10首歌曲的合唱。

  9月12日下午,彩排即将开始。这是这些孩子们第五次参与彩排。

  “能够亲身经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与这么多优秀的前辈艺术家一同演出,特别激动,也特别荣幸。”清华附中高一学生吴梦晗感慨道。听说能够成为《奋斗吧,中华儿女》的一分子,吴梦晗的父母把她的兴趣班统统推掉,并全力支持。“参与彩排的整个过程对我而言就已经非常珍贵。每次彩排都是‘生活’在人民大会堂,看着一个个节目打磨、成熟,甚至在人民大会堂吃盒饭的情景都会成为非常特别的回忆。” 清华附中高一学生马启翔说。北京市八一学校初二学生蔡伊涵是同学中的幸运儿,她说:“去年我参加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当时是在台上合唱《我们的道路》。连续两年参加这样重大的活动,我真的非常幸运、幸福。”

  这群没有站在舞台上演出的孩子,言语之间却始终透露着骄傲与激动。他们大部分是第一次参与这种重量级的演出。“能参与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大家都觉得特别光荣,报名特别踊跃,家长也非常支持。”八一学校领队老师张萍萍说。

  这群“00后”的孩子们对要演唱的革命歌曲并不陌生,《东方红》《长江之歌》《英雄赞歌》都是他们口中的经典。“外公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小时候他时常给我讲起他和祖爷爷的故事。”八一学校初二学生孟君健坦言,通过这个舞台,自己越发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史诗般征程的不易。

  与孟君健相比,今年9月1日刚从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转到北京校区读高一的张元之距离革命历史的距离更近。文安驿镇是革命老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我们参与演唱的歌,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战争年代的故事也常常听老人们讲起。我二爷爷就是红军,还曾在抗日战场上负过伤。这些都让我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说。

  与这个舞台有着特殊情感牵连的,还有清华附中的两位领队老师。清华附中领队老师鞠红的父亲鞠真曾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指挥之一。“我家两代人参与了两台意义重大的文艺演出,让我觉得人生都有了特别的意义。”鞠红说。另一位领队老师高山曾经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员。“能成为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参与者,为祖国母亲献礼,我倍感荣幸!”高山说。

  为了参加这次演出,孩子们承受的压力也不小。“我们现在已经把自习室搬到人民大会堂了。”马启翔笑着对记者说。为了把参加排练而耽误下的课程补回来,孩子们自发带着课本和作业来到人民大会堂,利用彩排休息的每分每秒追赶落下的功课。

  “我觉得《赤子》超好听!”“《渡江》那个节目最震撼了!”“《强军之歌》太能彰显军威了!”说起演出,孩子们瞬间激动了起来。“经过多天的排练,几乎每首歌我都能唱下来。”孟君健说。“现在,演员一开口,我们都能说出他们的台词来。” 马启翔一边说一边煞有介事地念起了《共和国之恋》的台词。“节目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可视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让我更加理解了那些历史的内涵和意义。”八一学校高一学生于鼎龙觉得自己收获满满。从这些节目中,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祖国的过去,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对祖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采访结束,指挥棒起,孩子们整齐地站立在观众席的两端。面前没有观众,甚至没有收音的麦克风,他们心中为祖国歌唱的声音却好像响彻了人民大会堂的每一个角落。

  “我深爱着我的祖国。现在,我爱得更加深沉,更加理解我们肩上的这份责任,更找到了发愤图强的原动力。”八一学校高一学生陆禹翮的话斩钉截铁,“再过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也是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了。回望这次经历,我一定会感慨良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