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从当代新作《消失的银杏》长笛响起,到传统曲风的《良宵》收梢,6月30日和7月1日连续两晚,在全场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中国指挥家张亮率上海爱乐乐团,分别为第47届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和第33届伊兹密尔国际艺术节完美谢幕。
地处亚欧大陆板块连接处的土耳其,每年夏季有一系列音乐会在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和布尔萨等地举办,吸引着全球艺术家和璀璨新作的到来。今夏,中国风无疑是这里最亮眼的颜色——上海爱乐乐团携手土耳其著名钢琴家法佐-赛依联袂登台两大节日闭幕音乐会,上演中国作曲家叶小纲新作《消失的银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第六交响曲》。其中,乐团委约叶小纲的管弦乐《消失的银杏》为全球首演,将上海声音、江南文化的新名片带到了土耳其。这也是乐团继在哈萨克斯坦开启“一带一路”文化之旅,泰国、印尼“海上丝绸之路”音乐之旅之后的又一文化盛事。
千年古都,江南银杏发新枝
伊斯坦布尔当地时间6月30日晚八点,随着乐队长笛首席周诗楠吹奏出极具印象派画风的乐句,弦乐与竖琴的渐次加入,在听众眼前徐徐展开一幅光影斑驳的画卷。《消失的银杏》是叶小纲今年六月初最新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精巧地将中国五声音阶、民歌元素融汇运用,以丰富的和声语言和雅致细微的乐队音色变化,表述了人类对古老却未知事物的探索与好奇。“(作品)尤其适合在千年古都伊斯坦布尔举行世界首演——站在亚欧大陆的连接处,回望消失的时光,让人无限感慨。”专门在乐队巡演出发前赶到上海参加排练的叶小纲说。
近年来,上海爱乐乐团海外出访每次必演中国作品,并邀约国际音乐剧合作,旨在让更多国家的乐迷认识、了解和喜欢中国音乐,倾听用中国声音讲述的中国故事。今年恰逢上海与伊斯坦布尔结为友好城市30周年,上海爱乐乐团与叶小纲新作世界首演的到来,意味尤为深长。正如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总监埃夫鲁兹-恰卡亚女士所言:“古老的中国声音沿着丝路而来,向整个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美好和活力。”
来自爱琴海的热切眺望
7月1日临近午夜,第33届伊兹密尔国际艺术节在依山傍海的AASSM文化中心音乐厅落下帷幕。与希腊首都雅典隔海相望的伊兹密尔坐落于土耳其西南海岸线上,上海爱乐乐团的成功亮相为中国文化再添一处美丽新地标。
历史名城伊兹密尔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相传诗人荷马曾在此生活,城市周边留有无数古希腊文明的遗迹,被称为爱琴海东岸的一颗明珠。上海爱乐乐团的到来如此引人瞩目,音乐厅1130个座位两周前已全部售罄,开场前50多个加座也一抢而空。而土耳其人对中国的热情、对中国音乐的期待,不仅写在早早售罄的门票里,还写在了数十名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当地大学生志愿者的笑容里。演出结束后,当地大学生伊恩意犹未尽地向记者表示“中国作品太美了”。他说:“从伊兹密尔向西看是雅典,是欧洲文明,但今晚让我更加充满期待地看向东方,眺望中国。”
相关链接
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IKSV)国际基金组织的国际古典音乐节,成立于1973年。在音乐节起步之初,所有的电影节、戏剧节和爵士音乐节都被放在一起举办,以“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的名义为这座城市带来艺术狂欢。46年时间里,音乐节邀请了诸多名家,如洛林-马泽尔、里卡尔多-穆蒂、伊扎克-帕尔曼、密斯查-麦斯基、温格罗夫等,还有柏林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斯卡拉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如今,该音乐节已经成为欧洲艺术节联盟(EFA)成员。音乐节还接待了其他重要艺术团体,如玛莎-葛兰姆舞蹈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蒙特卡洛芭蕾舞团、荷兰舞蹈剧场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