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最美“金达莱”

2019-03-24 10:21: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费 菲

  ——访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赵基德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我国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中,只要有朝鲜族舞蹈表演,就少不了朝鲜族民族乐器。不为人知的是,它们很多是出自吉林省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所长、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赵基德之手。1000个立鼓、800个长鼓、800个牙拍……时至今日,赵基德依然可以迅速说出2012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庆祝自治州成立60周年时,大家通宵达旦赶工做出来的乐器的数目,早年间他悉心钻研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点滴经历也时常浮现在眼前。

  赵基德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194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爱音乐,能歌善舞。1958年,赵基德考入延边第一师范学校。“那时候,我常‘泡’在音乐班里一整天不出来,叮叮咚咚的乐器击打声到现在似乎还在我耳畔回响。”因为表现突出,入学后的第二年,赵基德被分到音乐班,全面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知识。从那时起,赵基德便与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赵基德先后被分配到汪清林业局、延吉市铝制品厂、延吉市铝焊厂等单位工作。1988年,时任延吉市二轻工业局生产计划科科长的赵基德,被委派兼任延吉市朝鲜族乐器厂厂长。为了更好地了解乐器制作工艺、检验乐器生产质量,赵基德拜师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金季凤,并多次与老工匠们一起寻访民间艺人和乐器制作专家,整理出30余种朝鲜族乐器的制作方法。

  事非经过不知难。朝鲜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复杂,在传承这门技艺的过程中,赵基德面临很多挑战。“长鼓在朝鲜族舞者演出时最为多见,老少皆宜,所以买长鼓的人非常多。”赵基德介绍,舞者用两只手同时击打两面,其中一只手用一尺长鞭打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打低音鼓面,鼓的音高不同,节奏就不同,因此,长鼓的制作非常困难。“从选材入手,我们去河南郑州找材料,一去就是半个月。”赵基德说,长鼓一头粗,一头细,大概有7斤重,鼓面厚度需在0.5毫米至0.7毫米之间,每做一个长鼓都要反复试验,直到音质、节奏准确后,他才能放心。

  对于一些失传已久的朝鲜族民族乐器,赵基德和金季凤也有一套方法。“传统的伽倻琴是12根弦,每根弦下都有一个如大雁脚趾般的枣木琴码,称作‘雁足’。”赵基德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由于伽倻琴的第一个和第十二个“雁足”都是“出来”(靠边)的,在伴奏时,有个别跳跃音弹奏不了。经众多专家和老艺人的论证,大家最终发现,古时候,伽倻琴的琴码就被放错了,导致其演奏受限,音量出不来。于是,他们大胆地对伽倻琴进行了改良,除了不让“雁足”“出来”,又给它多加了一根弦,不仅使原来弹奏不出来的音能被弹奏出来,演奏时也更有韵味。

  传承只是一方面。在掌握前辈技艺的基础上,赵基德还对乐器不断创新、反复改良,使乐器的音色更加纯正、优美。他在伽倻琴装饰、琴弦改良、鼓身改良、引入乐器标准化制作模式等方面摸索出一系列新做法,先后研发出国内首个桐木整体长鼓桶、白色生牛皮和熟牛皮鼓皮等制作工艺,制作了长鼓、农鼓、伽倻琴、水罐、象帽、舞用刀等40余种不同规格的朝鲜族乐器产品及演出道具,乐器质量再上台阶。

  在赵基德悉心钻研朝鲜族乐器制作技艺的30年间,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环境也日渐改善。朝鲜民族乐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了解与喜爱,在国内外赢得了好口碑。而赵基德的兴趣也逐渐变成了一种使命。

  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推动乐器制造行业更好地发展?赵基德认为,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了朝鲜族民族乐器的发展。为此,他采取技术培训、收徒授艺、企业办学、交流展示、设立非遗传习所等方式,培养朝鲜族乐器制作人才,向大众推广和普及朝鲜族乐器知识,提升朝鲜族乐器的知名度。截至目前,他已培养朝鲜族乐器制作人才13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名,州级传承人2名。赵基德带领的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吉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朝鲜族乐器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售量每年达到万余件。

  “民族乐器浓缩着民族文化,熔铸着民族精神,更传递着时代的声音。”赵基德说,“我的初心便是担当起保护传承的使命,把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金字招牌’发扬光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