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交响乐团如何应对“内忧外困”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罗 群 2018-04-22 17:04:00
4月15日至19日,由海南省政府主办,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承办的“2018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中国交响乐峰会暨海南省交响音乐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
来自国内数十家交响乐团的优秀演奏家组成的中国交响乐联合乐团,携手指挥家陈燮阳,小提琴演奏家劳黎,歌唱家尤泓斐、丁毅等,于4月17日献上音乐会。音乐周期间,天津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北京开心乐团、朱亦兵大提琴乐团等也带来精彩演出。
在今年的中国交响乐峰会上,民营交响乐团成为热点话题。民营乐团的组织形式多样,在为培养当地交响乐氛围、丰富地域文化品类、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促进中国交响乐总体发展贡献着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压力与困难。
打牢演奏根基
演奏古典音乐作品是奠定交响乐团演奏基础的有效途径,也是乐团硬实力的体现,民营乐团也不例外。
成立于2009年的贵阳交响乐团是国内第一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由民营企业设立永久基金予以独家支持的交响乐团。民营乐团在曲目选择等方面相对灵活,据贵阳交响乐团副团长盛文强介绍,乐团成立的前8个乐季几乎不考虑市场情况,只选择对乐团上升、成熟最为有利的作品来演奏。目前,乐团已经能够演奏《春之祭》《阿尔卑斯交响曲》《马勒第五交响曲》等难度极大的曲目。
同为民营乐团的沈阳交响乐团也十分重视古典作品的演奏和积累,在音乐季演出中,一直保持着相当比例的古典作品。沈阳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翟焕民说:“古典音乐是一支职业乐团的根基,根基打牢了,驾驭其他作品就会更容易。”
权衡艺术与市场
职业乐团须彰显品位和风范,但对于民营乐团来说,又必须慎重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和风险值,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
沈阳交响乐团从2015年开始做音乐季,如今已在辽宁省沈阳市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乐迷,全年演出的平均上座率在七成以上,知名指挥、演奏家参与的演出一票难求,扭转了外界“沈阳只有俗文化”“沈阳人只喜欢二人转”的刻板印象。在多年探索中,翟焕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曲目编排方案。针对中青年交响乐迷,古典作品的演出必不可少;50岁以上的人群普遍对古典音乐兴趣较低,《红旗颂》《红色娘子军》组曲等红色经典是他们的最爱;针对大学生、中学生,沈阳交响乐团定期推出经典影视作品主题音乐会;而宫崎骏作品音乐会、融演奏与讲解于一体的音乐会等,则是小朋友的音乐大餐。“在保持水准的基础上,细分消费人群,推出相应的演出,以低成本实现高质量,是我们的总体思路。”翟焕民说,“比如宫崎骏作品音乐会,由于演得很熟了,降低了排练成本,收益也就相应提升了。”
从2017年至2018年的音乐季开始,“修炼内功”多年的贵阳交响乐团也开始转向市场。“贵阳的资深乐迷比较少,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作曲家对一般观众的号召力很强,乐团就较多演奏他们的作品。”盛文强说,乐团的这一调整在票房上有显著体现,2017年至2018年音乐季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过去一整年才能达到的票房收入。今年,贵阳交响乐团还将推出“拉丁风情专场”“美国西部专场”等演出,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发展亟须常态化保障机制
交响乐是小众而奢侈的艺术,即便在西方国家,交响乐也是欣赏门槛颇高的艺术品类。许多人把投资交响乐团称为“烧钱”,年均千万元量级的资金投入对交响乐团来说是家常便饭。业界人士称,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一支职业乐团是完全依靠演出收入生存的。因而,交响乐团需要政策、资金等多方位的支持,对于主要以企业资本作为支撑的民营乐团来说更是如此。
据了解,目前发展较好的民营乐团大多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用于惠民演出,免费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使用当地音乐厅等。但民营乐团的艺术活动大多仅限于演出,对于高雅艺术进校园、海外引进与交流等普及交响乐、拓宽视野的项目则较难参与。
盛文强把这种情况概括为“办证难”——乐团与当地学校的对接不顺畅;请外籍演员来团交流演出,办理手续比国有院团更繁琐;民营乐团申请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参与海外交流项目,也时常因为流程周期较长、赶不上演出时间而作罢。
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湖北黄石新爱乐乐团。该团创办人陆卫先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交响乐演出之间还没有摸索出有效的对接方式。交响乐对于一座小城市的文化建设非常宝贵,但政府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好乐团资源。“我曾请知名乐团、指挥到黄石搞演出和开放排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这种方式难以常态化;企业投身公益享受税收优惠的路也试着走过,但并不畅通。”陆卫先说。
近年来,沈阳交响乐团的发展令业界瞩目,但翟焕民时常怀着忧患意识。“民营乐团面临着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巨大风险,其境遇可能因为当地主管领导、企业投资者的人事安排、兴趣爱好等发生变化,关乎存亡。”翟焕民说,“因此,基金会制度等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联结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对民营乐团来说至关重要。民营乐团发展需要常态化保障。”
责任编辑:刘鲁民
更多新闻
- 民营交响乐团如何应对“内忧外困”
- “上海之春”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 发展中国交响乐学派正逢其时
- 器乐的魅力
- “浙交”用管弦乐唱“社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