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黔贵文化,品味多彩艺术
来源:文汇报 编辑:林子扬 2017-11-19 14:33:00
提到贵州,你的印象是什么呢?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山水,苗寨里一盏盏黄黄旧旧的煤油灯?是俊秀的唱着不知名曲调的妹子汉子,还是曲调里的那一份或婉转或空灵的情结?
今年八月,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邀请,我作为音乐剧《律诗-雷经天》剧组的一员来到贵州参与采访考察,对当地文化有了浮光掠影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而今秋,贵州文化周为艺术节回馈了多场精彩的演出,让我大饱眼福。
作为学生观剧团的一员,我观看了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贵州文化周的开幕演出《多彩和鸣》。演出中,彝族火把节欢快热烈,布依族织物巧夺天工,水族水书神秘而深刻,侗族探亲风趣幽默,苗族银器绚丽夺目,更是让人叫好称奇。演出形式新颖,环节紧凑,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将一幅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音诗画恰到好处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特别是每个章节片段,都取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脱胎于博物馆”的艺术形式,摒弃了传统文化普及的枯燥说教,塑造了非遗项目的可观性和参与感。
整场演出“以活促和”,通过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鸣、多彩的文化空间和鸣、多彩的舞台表演形式和鸣、多彩的传承方式和鸣,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贵黔大地欣欣向荣,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给我带来了视听上的极大震撼。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光,热情的人们……我不禁思量,是怎样的一片沃土,孕育了这多姿秀丽的山水,孕育了这灿烂悠久的文化,孕育了这勤劳智慧的人民?
随后,贵州省花灯剧院的艺术家们又走进了华东政法大学,带来了花灯艺术专场节目。这场演出给我又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晚会囊括了民族舞蹈、非遗器乐、特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再次展现了黔贵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场演出欢快、热烈,而不失亲民范儿,台下观众反响积极。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讲述“张小山见新舅娘”的花灯戏选段,该剧摒弃了传统戏曲艺术大场面大格局大情节大人物的特点,从传统的家庭生活入手,剧情一波三折,总会出现“万万想不到”的转折,演员表演夸张幽默,虽然用方言表演,却总能将观众哄得捧腹大笑。
另外,扇子和手帕这两件花灯舞蹈中最常使用的道具,现场教学环节更是引来了在场观众、特别是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跃跃欲试,好不热闹。与《多彩和鸣》不同,此场演出更偏向亲民、寓教于乐的风格,充分展现了贵州名俗文化朴实、亲切的一面,贵州其实不正是如此吗?想起我们的剧目演出时,1300座位的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大剧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这部由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排演的原创音乐剧,在谢幕时得到了现场观众经久不衰的掌声,也许这就是这片热土赋予的真性情吧。
新时代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表达显得尤为重要。贵州传统文化具有“可上可下”的独特张力,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本届艺术节首创的学生观剧团通过组委会精心挑选的一系列优秀艺术作品,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剧场,更切身地体会文化这一世界各国各地区共通的语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资源极大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需知低俗不是通俗。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在动心间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雷经天老先生说过,国家的建设是一代接一代人的事情。艺术的传承、文化的创新也是如此。衷心祝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