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舞会季:文化与经济齐飞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区听涛 2017-03-12 14:55:00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维也纳传统的舞会季,在此期间会举办约450场舞会,规模不等,特色各异。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维也纳舞会,堪称维也纳乃至奥地利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且有效地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舞会季是重要的社交空间
维也纳歌剧院舞会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舞会,以高雅、奢华著称。维也纳歌剧院舞会是传统的象征,是年轻人初进社交圈的仪式,也是媒体的狂欢盛宴。今年2月23日举办的歌剧院舞会共有5500人参加,参加者多为普通民众,但也不乏新当选的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等政商名流。舞会普通门票为290欧元,6人桌的为1200欧元,包厢座则从1万欧元到2万欧元不等,通常一票难求。多年来,歌剧院舞会不断尝试在传统中加入时代特色,给世人以生活乐观、文化强大的感受。玛丽亚-格罗斯鲍尔是本届舞会的新组织者,她的创意为“处处是歌剧”,在舞会现场融入了很多歌剧元素。
咖啡商舞会堪称最受欢迎的舞会之一,每年固定在霍夫堡皇宫举办,历史十分悠久,场面也很华丽。甜点面包师舞会也在该皇宫举办,各种诱人的甜点美食与舞会场景相映成趣。
除传统舞会外,还有不少新型甚至另类的舞会。今年1月举办的嘻哈舞会已是第二届了,参加者不用穿正式服装,代之以休闲服、休闲帽以及旅游鞋。而首次举办的古着舞会,让参加者穿着上世纪20年代风格的服饰,加入摇摆舞音乐制造的年代氛围中。
维也纳商务局委托有关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维也纳人参加舞会的主要动机包括在舞会上交友、与同伴度过美好夜晚、享受舞会特有的氛围、会见业务伙伴等。总之,舞会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
舞会季舞出“钱”景
维也纳旅游部门曾预估,2016年至2017年舞会季,约有48.5万人参加各种舞会,总支出达1.31亿欧元,每个客人平均支出270欧元,用于服装饰品、美容美发、化妆品、餐饮、交通等与舞会有关的各项费用。另据了解,舞会参加者中有2/3来自维也纳当地,另1/3来自奥地利其他地区以及德国、日本、美国等。近年来,中国的客人也在增加。
除了舞会伴奏乐队、演出器材租赁公司等直接受益者外,舞会文化近年来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发展。比如花卉行业,不仅舞会大厅要用鲜花装饰,客人身上佩戴鲜花也成为一种时尚。糕点制作、摄影、舞蹈培训等行业与舞会的关系更为密切,有的公司或机构随着舞会文化的发展已办成了百年老店。
舞会文化对旅游业的作用最为明显。一二月份原本是维也纳的旅游淡季,随着舞会季影响的不断扩大,2016年1月在维也纳的旅游过夜人数达78.2万,2月为76.1万,维也纳旅游部门将这两个月平均过夜人数的长期目标设定为100万。
不可不说的“多瑙河华尔兹”
作为维也纳舞会上必不可少的舞曲,由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不可不说。它被称为奥地利的非正式国歌,几乎是所有奥地利乐团出访的必演曲目。平时在维也纳,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多瑙河华尔兹”。
早在1865年,在维也纳皇宫乐团任职的作曲家施特劳斯就答应为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写一首圆舞曲,双方约定在1867年2月15日协会的联欢晚会上推出。施特劳斯共写了两个版本,一是管弦乐队版,另一个是男声加钢琴的合唱版。
施特劳斯从诗人贝克的诗中得到灵感而创作了旋律,尽管诗中描写的本是匈牙利村庄的景色。歌词则由协会业余诗人威尔撰写,不过原歌词并非赞美多瑙河,而是针对当时奥地利战败的时局,想为民众鼓舞士气,充满幽默和讽刺:“维也纳人,兴奋起来吧。噢!为什么这个样子呢……”
首演尽管获得了好评,但是并没有引起轰动。随后在维也纳人民公园首次演出了乐队版,标记为作品第314号。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施特劳斯以《蓝色的多瑙河》为题进行演出,大获成功,得到法国发行量很大的《费加罗报》的赞美。23年后,由盖尔内尔特创作的与之“配套”的新歌词亮相。
维也纳音乐史学家、施特劳斯传记作者亚历山大-威特施尼克斯说过:“见过多瑙河的人都知道,它的河水有时显出绿色,有时泛着银光,但是在施特劳斯之后,多瑙河就变成蓝色的了。”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被称为音乐史上第一首流行乐曲。这首圆舞曲的成功,令小约翰-施特劳斯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一样,成为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字招牌,也对维也纳的舞会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首演地点,也就是男声合唱协会举办晚会的地方,竟然是一家游泳池。当年,维也纳的迪安纳游泳池是民众最喜爱的休闲场所,由于游泳池水从多瑙运河引入,冬天因无法加热而不能开放,于是设计者把游泳池设计成多功能厅,冬天可以当作舞厅使用。夏天游泳、冬天跳舞,使维也纳的游泳池有别于欧洲其他城市,这也算是维也纳舞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15日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作品第314号)诞生150周年。维也纳市政厅内的图书馆举办了“多瑙河,多么蔚蓝——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150年”专题展览,从2月15日至5月12日对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历史文献、乐谱、不同版本的录音和最新研究成果展示,观众可以感受这支乐曲的魅力和巨大影响力。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