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捍卫信仰的长征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陈乾 2017-02-12 15:11:00
——看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中央歌剧院创排的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极具艺术感染力。该剧由胡绍祥编剧、雷蕾作曲、杨洋指挥、陈燕民导演。剧中主要角色分别由刘怡然、阮余群、李爽、王红、赵一峦等中央歌剧院演员联袂出演。全剧共分四幕七场,通过将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而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历史进行了微缩和提炼,重点刻画了红军师长、连长、炊事班长、普通战士、红军家属等数个典型人物,以他们的牺牲展现了长征途中红军斩关夺隘、百折不挠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这是一部重大命题的、史诗性的歌剧作品。文学创作和历史史实之间的虚实关系,是该剧不能绕开的命题。剧中几个主要人物陈龙湘、石虎、王勇、老郭、苗花等,都是剧作家在搜集了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的前提下虚设而来。开篇以“话别”交代了人物关系:战士石虎痛别母亲;炊事班班长老郭与老伴话别;怀有身孕的赤卫队员苗花执意随连长丈夫同行;卫生队长方瑶将襁褓中的儿子托付于石虎的母亲,难舍难分中遭到师长丈夫陈龙湘的催促……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丰富,戏剧冲突层层递进:陈龙湘在湘江边被俘,亲手断肠赴死;石虎在娄山关为老乡挡子弹献出生命;王勇飞夺泸定桥时中弹身亡;老郭燃衣取火为战士熬辣椒汤,冻死在大雪纷飞的夹金山;苗花在过草地途中难产,死前托孤于方瑶。上述几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的之间的交叉互动,构成了全剧的人物关系——看似平行却暗自相连:方瑶收养了苗花和王勇的遗孤,方瑶和陈龙湘的儿子被石虎的母亲照料……所有的牺牲都承载着希望,向观众传达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值得用生命捍卫的长征精神。全剧在叙事节奏的把握、抒情场面的流畅性以及战斗场面的冲突性表达方面,都能看到剧作家在创作中为戏剧性和音乐性的统一所做的伏笔、映衬与起承转合。
众所周知,作曲家雷蕾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雷蕾的第5部歌剧作品。在音乐的写作上,该剧延续了作曲家塑造“如歌般”旋律的能力,并未使用大段的移植、改编或加工地域风格显著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手法进行创作。剧中音乐上的民族“韵味”,更多的是将符合中国人音乐审美的、如歌般优美的线性旋律创作思维融入到故事、人物和主题中去。作曲家对旋律的驾驭能力,将非抒情性的唱词,都谱写成易于歌唱的宣叙调。这也是该剧在音乐创作上的亮点之一: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喜一忧、一段激昂、一曲悲壮,都被如歌如诉的旋律牵引和诠释出来。剧中有几首令人印象深刻的咏叹调,如第二幕中陈龙湘牺牲之前大段的内心独白、与国民党军官的对唱和最后断肠明志之际那英雄般的男高音呈现,戏剧性、抒情性兼备。作曲家为英雄的悲壮谱写了激情而华丽的乐章,极大地感染和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老郭燃衣取火,牺牲之前梦见老伴,殷殷嘱咐,切切叮咛,琐碎中见深情;第三幕,苗花唱起山歌为石虎送别和第四幕中难产的苗花与襁褓中的孩子深情诀别的抒情段落等……在音乐的写作上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也兼具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性,主要角色的声部分配合理。
作为一部正歌剧,上述几段咏叹调在抒情的同时将戏剧张力慢慢铺开,配合恰到好处的、震撼饱满的音响呈现,避免了本剧在历史的厚重性表达上仅仅是一部抒情悲歌。剧中不乏大量的调式交替以及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特别是在幕间奏的音乐写作,包括弦乐方面所呈现出的深沉厚重的声效和精致细腻的配器,加以流畅动人的声乐部分,动情动人,既展现了女性如泣如诉中所暗含的坚忍不拔的革命形象,又呈现了男性炽热阳刚的雄浑中面对母亲、妻儿的铁汉柔情,使整部剧在抒情性的表达中如多年陈酿,辛中透甜,苦里寻香。
近年来,中国原创歌剧新作不断。作为一部为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的大型史诗作品,全剧表现的是革命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综合而言,特点有四:首先,该剧塑造了数个个性鲜明的红军战士在国家前途不明和部队伤亡不断之时坚忍不拔的军人形象。其次,旋律写作上的“民族化”和乐队编配上的“国际化”使一部史诗作品兼具较强的时代气息。再次,幕与幕之间的流畅性和灯光、舞美、服装、道具上的贴合性将视觉的画面感与戏剧的表现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后,独唱演员声音松弛、吐字清晰,肢体表演符合戏剧逻辑,管弦乐队在指挥杨洋的带领之下,抒情之时细腻婉转,紧张之时激烈厚重,戏剧表现力十足。
除了上述诸多亮点之外,笔者在观剧过程中也产生了几处思考:
第一,该剧时长两小时四十分,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大渡河、夹金山等几个长征中的经典战役进行了逐一展现。若将人物关系提炼,删除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次要铺陈,则更能突出主要情节的紧张度,把观众的观赏重心集中到戏剧冲突和人物的个性表达上来。
第二,“合唱”能够充分体现歌剧的“立体”特征,使“戏”更集中、戏剧冲突更尖锐。如若增加合唱部分,或跳出具体戏剧情境,以合唱的形式为局外人陈述事件、抒发情感,或将庞大的人声与交响乐队一起构成丰满而立体的音响,可为全剧增添更为浓厚的史诗风格。
第三,众所周知,红军长征途中涌现了大量反映斗争生活的军事题材歌曲:战前有《动员歌》,战时有《杀敌歌》《冲锋歌》《喊话歌》,战斗结束还有《胜利歌》……如将这些承载红军战士乐观无畏和坚定信念的歌曲吸纳至剧作中,对于凸显人物的鲜活与立体,增强历史画面感,提升戏剧表现力等益处良多。
上述思考定有主观之处。感谢该剧将那些镌刻于历史丰碑上的数字和文字赋予了感性的温度——长征歌声永远嘹亮,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陈乾,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