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祖善: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语言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丁佳文 姚文生 2017-02-12 15:06:00
卞祖善 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曾指挥演出《红色娘子军》《吉赛尔》《天鹅湖》《泪泉》等中外芭蕾舞剧;在我国首演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等作品。
印 象
他心里始终燃着音乐圣火
2016年12月2日晚,八旬高龄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率天津交响乐团,在天津音乐厅上演“乐海回响”中外名家名曲系列音乐会,为观众献上了黄自、刘敦南、柴可夫斯基等中外作曲家的名曲。
在后台接受采访的卞祖善,言谈间喜欢眯缝眼微笑,垂颈的银发纹丝不乱。回答问题时,常常展现出过人的记忆力,对采访中涉及的作曲家与作品,首演的时间和地点,某乐章某乐段的调式、调性及主奏乐器,等等,无不对答如流。据说,在平时的演讲中,他经常提示听者,今天的讲课内容,关于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关于背景、史实、谱例,如果出现谬误差错,欢迎投诉。有一次,有个学生拿着书来“对证”,卞祖善不慌不忙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书错了,我没错。
指挥台上,满头银发的卞祖善大气、细腻、洒脱,丝毫看不出已是八旬老者。上世纪40年代末,这个瘦高的男孩孤身流浪到上海,靠一位乡亲的帮助,进入上海基督教难童教养院。在这里,他参加唱诗班,学习弹钢琴。音乐圣殿的大门朝他敞开,生活因音乐而富有了憧憬。从艺五十多年来,卞祖善指挥中央芭蕾舞交响乐团演出了芭蕾舞剧《吉赛尔》《天鹅湖》等中外芭蕾舞剧;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等经典。前不久,中央芭蕾舞团举行在国家大剧院《乐舞人生——纪念卞祖善从艺55周年音乐会》,以专场形式致敬为“中芭”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卞祖善先生沉静含蓄,慢言细语,然而他的艺术评论却是锋芒毕露。除了批评刚刚因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而驰誉世界、大红大紫的谭盾,还曾指出张艺谋导演舞剧版《大红灯笼高高挂》“整个剧没有舞起来,没有舞者的内心世界,没有独舞、双人舞,而是用打麻将、穿屏风等噱头来引起关注,这不是芭蕾”。以及抨击当年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的表演差强人意。他认为,批评首先要认真听音乐、了解作品,第二要讲真话,第三要听反批评。个人观点要经得起时间推敲。作曲家、批评家和所有音乐工作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彩。他提倡将乐评指挥棒交到听众手里,“一切音乐作品和表演都是为了听众,听众现在也可以自己发声。”
这次天津之行,卞祖善又到河西区文化馆,带来一场《走进交响乐之门》讲座,与乐迷分享他的音乐见解。自1999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交响乐的普及工作中,深入大学、中学、机关团体、科研单位,甚至走进社区和孩子们交流,先后为近200个单位举行过专题讲座,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如果没有听众,交响乐便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听众需要培养,我愿为之努力。”
卞祖善说他是乐坛上一名“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为了心中一团音乐圣火,曾单枪匹马,越挫越勇。如今虽已是耄耋之年,他仍对未来充满梦想和希望。在经受种种艰难曲折之后,不论成败得失,仍会振作起精神,在音乐征途上奋力前行。
与实验芭蕾舞团一起成长
背谱指挥芭蕾舞剧《吉赛尔》
记者:您是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位乐队指挥人才,为什么当时专业只录取了您一个人?
卞祖善: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同时建立了指挥系,但中央音乐学院没有设乐队指挥专业,所以没有学乐队指挥的学生。而上海音乐学院建立指挥系,包括合唱指挥、交响乐指挥、民乐指挥。记得我在附中时就去蹭本科的课程,有位师兄对我说:“新学年要成立指挥系,你去学习指挥吧。你耳朵好,键盘好,音乐理论也好,身材也合适,当指挥的条件不错。”新建指挥系的主任杨嘉仁老师也找我,其实我一直想学作曲。但老师跟我说,作曲和指挥并不矛盾,可以站在指挥台上作曲啊。所以我选择了指挥系。知名的民乐指挥家夏飞云、合唱指挥家肖白,都是我同届的同学。我是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完成5年指挥专业学习的乐队指挥。因为专业刚刚设立,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个专业就只招了我一个人。只有我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乐队指挥专业,其他同学都是从别的专业转来的插班生。
记者:您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时面临三个选择:东方歌舞团、新影乐团、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央芭蕾舞团呢?
卞祖善:当时东方歌舞团红遍大江南北。我选择实验芭蕾舞团,其一,“实验”说明它刚刚建立,正在成长,我也刚开始工作,也在实验,同步成长很好。其二,我喜欢芭蕾,喜欢芭蕾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难的交响乐,不是交响曲,而是芭蕾音乐,比如说《春之祭》。所以我选择了“中芭”。上学时因为喜欢芭蕾音乐看了《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泪泉》,没想到自己后来也在排演这些作品。还有一个原因,我第一次指挥乐团,就是指挥《天鹅湖组曲》之第二幕场景。所以冥冥中好像有一种“巧遇”吧。
记者:因为这个选择,您亲历、见证了中国芭蕾走向世界的历程,毕业后第一个指挥芭蕾舞曲目——《吉赛尔》。当时您指挥芭蕾舞如何合演员舞步是一个难题,您是如何克服的?
卞祖善:为了干好舞剧指挥,我到课堂看演员练功,熟悉他们的舞步。指挥和演员互动分三种,一是我们互相看,同时起拍;二是我先奏音乐,演员跟着音乐跳;第三种最难,演员先“起范儿”,起跳一落地响音乐,这个空间和时间怎么掌握?乐队可能来不及反应,指挥必须像自己跳着舞蹈似的,这样才能合上音乐。
指挥芭蕾舞剧《吉赛尔》时,我们没有正式出版的《吉赛尔》总谱,那时候也没有复印机。“总谱”是七大本的照相本,摞起来将近一尺高,携带和翻阅都十分不便。我想着不如背下来吧。于是,我背谱指挥全剧。现场指挥全场背谱,这也是被逼无奈。后来背谱指挥也成为我的习惯。1962年,毕业满一年时舞团排演《泪泉》。这是我们第一部舞剧,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独立工作。那是一次挑战,当时导演、舞台美术设计师、主要演员都是新人,每个人都花了大力气。我在排练场担任钢琴演奏,最后舞台合成非常顺利。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