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戏曲音乐传承 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来源:文艺报 编辑:韦玺 2016-11-04 15:00:00
——临沂大学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戏曲音乐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侧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文艺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涉及文化领域的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戏曲音乐理论学科建设?如何在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语境中,观察和品评戏曲音乐的成就与缺憾?是戏曲音乐理论评论工作者必须直面的话题。
中国戏曲其形成之始就天然地带有极富地域风貌的语言和音乐,并且以声腔音乐为代表来体现戏曲剧种间不同的品格和特色。王国维对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定义亦突显出戏曲音乐作为表现人物情感和故事内容的重要作用。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从未间断,特别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戏曲音乐创作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戏改运动”到“三并举”再到“样板戏”,中国戏曲音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丰厚的成绩。尤其是在如何保持自身传统同时借鉴、融合西方音乐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经典唱腔和唱段,编创技法、乐队建置、唱腔配器、织体色彩、音乐语言的丰富性等方面均有很多变化和突破。然而,受西方音乐中心观念及其音乐知识体系在通识教育中的普及、专业戏曲音乐理论学科建设滞后等方面影响,戏曲音乐发展逐渐出现偏离戏曲传统传承路径,片面以西方音乐观念和创作技法为主导进行戏曲音乐创作、戏曲音乐理论构建的状况,使得戏曲音乐的个性传统逐渐被音乐的一般性所遮蔽;青年戏曲从业者们亦囿于自身知识体系局限,很难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戏曲音乐的本质规律。
因感而发,地处山东省柳琴戏发源地的临沂大学与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论研究会、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联合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戏曲音乐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就是寄望通过戏曲音乐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并重的模式,以“专家报告+自由讨论+分组研讨+现场观摩+对口指导”的教学设计,促使有一定戏曲理论、评论工作经历和积淀的青年戏曲音乐理论、评论工作者重返校园,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进一步加深戏曲音乐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加强戏曲音乐分析能力、掌握戏曲音乐评论的基本原则、丰富人文知识结构,通过“戏曲音乐实践—戏曲音乐理论—戏曲音乐评论”的教学互动循环模式,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关注戏曲创作、能贯通戏曲音乐历史及现状的青年戏曲理论与评论人才队伍。
该项目已于今年夏季进行了两个月的戏曲音乐理论评论教学活动。路应昆、汪人元、周育德、朱恒夫、钱茸、钱国祯、石白林、赵建新、安禄兴等众多戏曲、音韵、音乐专家为学员就戏曲音乐理论、史论以及交叉学科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讲授,并贯穿于戏曲剧种现场教学实践、具体剧种音乐案例分析讨论、戏曲剧目观摩评论指导等交流研讨活动中。同时,每位学员还在学习期间提交戏曲音乐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由专家们逐一点评、指导。这种讲授方式不仅开拓了学员们的理论视野、鉴赏眼光,还提升了戏曲音乐理论、评论文章的写作能力。
金秋十月,正值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评奖活动开幕,戏曲音乐理论评论培养的学员们奔赴西安,通过对上演剧目的观摩和评论,集体检验在临沂大学的所学所用所思所想。主办方希望青年戏曲音乐理论、评论工作者,以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更加主动地加入到建构我国戏曲音乐理论体系的努力中,重拾传承戏曲艺术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促使中国戏曲音乐在继承中实现兼容并蓄、创新发展,让戏曲的审美韵味、东方品格和民族情怀为更多的国内外观众欣赏。这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戏曲音乐理论评论者无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