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大型民族乐队的创建不科学

来源:文艺报   编辑:景作人   2016-11-04 14:57:00   作者:景作人

  近日,我在成都看了一场特殊的音乐表演节目《国乐丹青》。为什么说它是音乐表演节目呢?因为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会,而是把古典笔墨丹青的神韵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相融合,是以民乐独奏、重奏、小合奏,结合配乐、配诗、配舞、配画而形成的表演形式。

  这台节目是由四川交响乐团“天姿国乐”女子民乐团演出的,创意和编导是牟岭红。演出中,20多位演奏家以小齐奏、小合奏、重奏、独奏等各种形式,将“乡音乡情”、“女儿情怀”、“巴山蜀水”、“夜雨双唱”、“敦煌”、“花非花”等14个段落,以笔墨丹青为“点缀”,以写意特色为包装,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之上,使人们通过实体形象汇集现场音响的手法,品味到民乐与国画在风格、内涵、韵味上的“惺惺相惜”与“息息相通”。

  《国乐丹青》是一台视听结合的节目。从视觉上看,它相当吸睛夺目,舞美中“大写意”的效果与台上的“雅乐”结合之后,瞬间从平面的静态转化为立体的动态,给人们带来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冲击。从听觉上看,尽管节目中配乐占有相当比例,但真实的演奏效果却始终如一。舞台上,所有演奏家均以娴熟的演技真奏,且多以“炫技”的手法来展示手中乐器的特色。之后再以灵活的动感造型相辅相承,由此极大地彰显了音乐的形象起伏和色彩变化。

  《国乐丹青》除了新鲜的听点与炫目的看点外,最主要的是,它用现实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何为中国民族器乐“精髓”的问题。《国乐丹青》的创意者着重了对中国民族器乐个性化的强调,突出了它们鲜明的特点和差异性极大的音色变化,加强了民族器乐所具有的传统韵味和特殊表现力。创意者很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她们并没有采用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整场演奏的模式来展现舞台写实性的效果,而是以灵活、巧妙的手法加以“周旋”,借此给民族器乐预留了表现个性的充分空间。

  我十分赞赏《国乐丹青》的创意,我向来不认为现在的大型民族乐团在创建上是科学的,这种乐团有着先天的、无法彻底解决的弊病。追溯起来,它的产生可能与当年主观意识下的匆忙决定有关,故而从一开始就没有在客观细致的、经过全方位考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在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盲目性,它直接照搬了西方交响乐团的模式,以“大概齐”的套用方式确立了乐团各声部的设置,而并没有周全地考虑各个声部之间的音色和谐,更没有考虑好乐团低音声部的科学配置。因此,从多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是有着明显缺陷的。最主要的是,它以民族器乐共性方面的弱点代替了个性方面的优点,实际上等于“丢了西瓜保了芝麻”。由此看来,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和惋惜的事。

  另外,早年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还存在着一个律学方面的问题。由于当时使用的老乐器不是十二平均律乐器,无法进行自由转调,故而使乐团在演奏中出现了很多音不准的现象。后来的民族乐团大部分的管乐器都进行了改革,并一律按西洋管乐器那样加装了键子。如此一来音准上是好了很多,但原有老乐器的独特音色却丧失了更多。如此两相比较,感觉仍然是得不偿失。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民族器乐演奏还是应该多以小型组合(如江南丝竹)以及独奏、重奏形式为主,这样在演奏中可以尽量发挥民族器乐的个性特长,更加突出其鲜明的风格。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民族器乐的精髓才能最终被体现出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