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音乐院系需要转型吗?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吴跃华 2016-11-04 14:03:00
读《音乐周报》张燚《哪个音乐院系不需要转型?》一文,批评地方普通本科音乐院系“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批评说大多数这些院系都招不满学生肯定不符合事实外,其他现象确实大量存在。但把所有院系都说成那样,我们不得不在此喊“冤”。张文还责问:“早几年干嘛去了”?笔者回答如下。
张文声言:“所有的音乐院系(包括重点大学)都需要转型”。笔者在此请教:1.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余丹红任主任近十年来,他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大一学生从刚入学就被安排去中小学见习、接着实习,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教师职业观念,强烈反对把师范系当成“第二钢琴系”。这需要“改”吗?2.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高建进的“新音乐教育”,吸取世界几大音乐教学法精髓,并结合中国实际建构的体系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实践着,除了校内教学,已经培训了好几波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影响很大。这需要“变”吗?3.东北师范大学,尽管音乐学院都招收博士了,但音乐教育方向仍然坚挺。郭声健(现为湖南师大博导)的《好论文聊出来》一文讲的是他通过QQ以聊天的方式指导东北师大学生张晓敏支教的故事。一个学院的学生,如果没有学院老师对其音乐教育的专业精神引领,是不可能对支教这么热心,并长期向郭声健寻求解答支教困惑的。这也需要“转”?
这样的院系肯定不止这些,再来说说笔者所在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任系主任费承铿从1993年建系初就力主办学面向本校所在地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中小学,《中国音乐教育》杂志1993年12期通讯中有他写的报道信息可作见证。作为国家音乐新课标研制组重要成员,国家级中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社)主编的他离世后,王安国撰文《深切悼念费承铿老师》(人民音乐,2013年8期)称他为“平民音乐教育家”。言外之意,他是地地道道地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教育家。为了培养出合格师资,费承铿面对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在建系初的课程方案中增设“大学语文”课程;为了教学具有科学性,他在全国率先开设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面对那时还没有电脑打印乐谱的现实,他亲自开设“手工绘谱”选修课,估计全国首创(这样的务实课程恕我不能一一例举)。他还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也要时刻在心中想着中小学,并努力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服务之。面对中小学课外活动需要音响调控,他鼓动我带领学生实践并鼓励我开设《音响调控》选修课。我带的99级学生华伟后来无意中竟然走上了音乐音响导演专业道路(他现已成为广西艺术学院录音艺术专业系主任、副教授)。
不仅如此,费承铿还于1997年申报教育部课题《师范性、民族性、实用性——高师音乐系教改之路》,带领全院师生从理念到教材到学生改革全方位展开实验,理念上毫不含糊地回答我们应该走面向中小学师资培养道路,跟专业音乐学院明确划清界限。他编写了很多体现理念的民族化教材,在他所著的《即兴伴奏练习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王安国在序言里大加赞赏其“实用性”、“师范性”。学生改革方面他推行“小先生制”(陶行知的做法),即学生教学生。他的“三性”思想得到了下任领导的继承和发展,证据可见王小铁、马东风2005年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文章。此外,费承铿于2001年退休后,仍身先垂范,为了实验新课标,近70岁的他亲自骑着三轮车到徐州青年路小学无偿任教一年,实验报告见《前沿随记》(儿童音乐,2004年第五期)。新课标研制组组长王安国很敬佩他也很看重这个实验,2011年新课标的修订内容,许多跟此有关。他的意外离世正是发生在他投身于无偿社会服务的活动征途中。学院领导在纪念会上指出,我们的办学方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费承铿开创的事业继续前行。费承铿的众多学生和友人还积极捐款20万元为其竖立了雕像,学院还为其建立纪念馆。我在他的碑文中写道:“我们的事业主要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服务的,这‘小儿科’事业并不小。”碑文初稿时,学校领导对“小儿科”用词向我提出疑问,我说这是取自费承铿发表的文章《实在不小的“小儿科”事业》。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事业用“小儿科”来形容呢?这是长期以来轻视师范教育的人强加给他的“帽子”。显然,我们学院现状不尽如此也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许多人确实一直在这条被“鄙视”的道路上奔。看到张文批评后还声称说“大多数音乐院系学生的出口主要是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应用”,我们能喊“冤”吗?
其实,张文提到的教育部文件也只是建议“部分”、“有意愿”且“具备条件”的院校,鼓励其先期用“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方式去探索“转型”。教育部负责人还专门说不能搞“一刀切”。美国、日本等国早就经历过这样的危机,但并非如张文所说的“都需要转型”。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各自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不是盲目跟风。话说回来,有点危机也许也是好事,张文批评音乐院系的那些问题也并非大家不知道,有的甚至都喊了20多年了,但改不动。我患癌后算明白了,病不得到自己身上是不会重视的。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