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奏 “百年交响”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何平 2016-10-23 11:07:00
9月25日,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广州交响乐团举行了“百年交响音乐会”。之所以称为百年,是指音乐会上演奏的第一首曲目、我国早期音乐家萧友梅作于1916年的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距今已整整100周年。音乐会上除演奏了《哀悼进行曲》,还有黄自的管弦乐序曲《怀旧》(1929年),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1937年)、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1954年),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1955年)。这些作品浓缩了百年来中国交响乐作品的精髓。
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是为悼念黄兴、蔡锷两位辛亥革命元勋而作,是我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音乐风格或多或少受到了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的影响。黄自的《怀旧》亦被史学界认定为是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作品,是一部较典型的奏鸣曲式作品。马思聪的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主要素材吸取自云南民歌,主题音调激情于屈原《九歌》中的“山鬼”而阐发,作品的音乐风格有着较强的欧洲印象主义印迹,尤其注重乐器音色的色彩性对比以及双调性、多调性。这些作曲手法当时在我国是十分大胆和新颖的。
如今已87岁高龄的施咏康先生的作品、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创作于1955年,当年作曲家只有26岁。作品以一个关于黄鹤的美丽民间传说为素材,歌颂了鹤与人的紧密关系,乐队中用了一只中国竹笛以表达特定的艺术形象。作品的和声语言和配器手法,时至今日看起来仍十分新意和独到,有着较明显的晚期浪漫派直至现代乐派的语言元素,其中印象主义式的绚烂色彩变化,浓墨重彩了中国的民间音乐语汇。作品于1957年在莫斯科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奖,成为那个时代极为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的经典管弦乐作品。
广州交响乐团以这样一台记忆中国交响乐发展路径的音乐会,完成了对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导读。在已是80岁高龄的指挥家卞祖善的精心揣摩下,乐团细腻地完成了演绎。回首以往,广州交响乐团对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不仅首演或多次演奏了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也对中国经典交响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重排复演,如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以及这次的专场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对诸如晚期浪漫派作曲家作品的演奏不在少数,但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当代的交响乐作品也多有关注,因为从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交响乐团的成败,委约和演奏本国的交响乐作品应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数。“百年交响音乐会”似乎在提示人们: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产生已经整整100年了,这百年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当我们依稀记起了中国交响乐作品的那些符号后,接下来便是我们的不断创新和向世界看齐的任务了。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