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用心解读南洋乐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乐音   2015-11-13 09:10:00   作者:乐音

  作为发展“南洋乐派”的旗舰,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除了征集作品进行评选之外,学术研讨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归纳意见,总结经验,让“南洋乐派”能够健康地稳步发展。本届华乐作曲大赛参赛作品数量众多,竞争激烈。11月20日及21日晚将分别进行决赛、颁奖典礼与音乐会。然而曲虽终,人却未散。11月22日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将会举行全天的论坛,由音乐总监叶聪、评委会成员以及作曲家们在论坛中现身说法,并邀得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与马来西亚作曲家余家和发表主题演讲。

  杨燕迪的演讲题目为《论音乐的民族性、本土性和个人性—兼谈南洋音乐的成就与发展》。他拟从音乐创作中追求“民族性”的现象入手,从理论高度观察和总结世界音乐发展过程中“民族性”诉求的原因与成就,并对民族性诉求之中“本土性”元素的运用及其价值进行举证和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华乐作曲大赛的实践及相关音乐创作,探讨“南洋风格的音乐”的构成、可能与前途,并就华人作曲家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政治文化态势及现代音乐语言的环境中如何找到自身定位进行思考。

  杨燕迪十分关注19世纪、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创作对民族特质和精神的普遍追求。他指出:“中国和广泛意义上的华人作曲家,也深入参与到了这个普遍的洪流之中,并在20世纪以来的创作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关注和探索音乐之中‘中国性格’或‘华人精神’的体现,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和成果。”杨燕迪认为南洋音乐的存在及价值,正在于:“要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音乐表达,来回应时代的召唤,并力图展示‘南洋’这样一个具有深广历史积淀的文化区域的特殊精神内涵。”他也希望通过作曲大赛,来推动这个有意义的事业。杨燕迪觉得创作南洋音乐面临的艺术课题相当复杂,涉及如何用音乐来回应南洋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何运用南洋本土的音乐素材,如何对待华人的听觉感受习惯,如何协调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语言以及如何在其中凸显作曲家的个人视角等。杨燕迪认为要通过创作回答这些命题,殊为不易,主要取决于作曲家的个人才智和对艺术命题的独特认识和体悟。

  曾在2006年首届新加坡华乐作曲大赛获奖的余家和指出:“新加坡华乐团很积极在推动以南洋特殊文化为主轴的音乐作品,不止强调了华乐本土性的风格,同时也符合国际音乐发展的大趋势,并以作曲大赛进一步把南洋风格华乐音乐风格实践化。”作为大赛的得奖者之一,余家和其后随着叶聪所带领的作曲家团队到印度尼西亚、沙巴、砂拉越、新加坡与马来半岛,更到过南洋华人的祖籍国中国进行音乐实地采风。余家和认为:“书本上对音乐理论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对民间音乐实地考察才是惟一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南洋曲风’的途径。加之对民间音乐的探索与个人化的理解,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既有时代性,也有地域与个人的风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