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应坚守品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章红艳 2015-05-24 15:54:00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相比于民乐,我更倾向用中国传统音乐这个概念来进行表述。
在经济社会,传统音乐的确受到了商业市场和听众流失的冲击,也遭到了不少质疑,但很多质疑者并不真正了解传统音乐、甚至都没有进入音乐厅听过传统音乐。我始终相信,音乐是直接进入心灵的,好的音乐并不缺乏听众,传统音乐的听众无处不在。
传统音乐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历经不同时代,呈现不同变迁,但它从来没有中断过。这种历史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说明它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即使在今天这个音乐呈现多元结构和多样形态的时代,某些音乐类别已经走向产业化,而传统音乐仍是整个音乐范畴的原动力和支撑点。近些年,我们不断谈论创新,不断对所谓原创能力发出质疑,其实根本问题还在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传统音乐自身也需提高水准和大胆创新,培养和提升观众,拓展市场。
从事传统音乐的同行,应把视野打开,既要学习流派,又要超越流派,向更为宏大的中华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学习。“韵味”、“行腔走板”正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的重要特征。在我看来,传统是音乐的光荣。在向传统学习、向前人学习、向民间音乐学习、向地方戏曲学习这些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再一点,坚守传统音乐的信念,还意味着要坚守传统音乐的品质。圈内外时常有些人以“曲高和寡”来讽喻从事传统音乐的人,其实不妥。坚守音乐品质无论如何都是极其必要的。解决“曲高和寡”的途径不是降低、牺牲音乐品质,不是迎合、取悦听众,而是要在坚守音乐品质的前提下提升听众。简单地说,不是要让传统音乐“跪”下,而是要让听众“站”起来。
音乐品格的提升并不容易,中国历来有戏园子文化、唱堂会文化,而缺少一个现代国家应有的音乐厅文化,公民音乐素养整体偏低。这几年,我以“且弹且谈”为题,在一些城市,在一些学校、音乐厅开展音乐普及工作。真心诚意极为重要,我并没有迎合、取悦观众的意思,当然更没有必要去献媚。因为我相信,坚守音乐品质是有出路的,每个人内心都向往快乐、纯善、优雅、崇高,这正是传统音乐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相信,其所具有的价值和感染力,一定会唤起人们心中的这一部分情感。这也是我对传统音乐的信心来源。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