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创作:要走中国道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乐音 2015-05-24 15:48:00
400多年前,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上世纪20年代末,歌剧在中国萌芽。近百年来,歌剧在中国经历了几次发展高潮,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剧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那时候,歌剧院团演到哪儿,观众就跟到哪儿;音乐响到哪儿,大家就唱到哪儿。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歌剧演出场次之多、覆盖面之广、传唱曲目之多,创造了一个奇迹。
如今,面对千姿百态、各有所长的艺术手段和音乐技巧,创作者们又该如何突破思维局限,让歌剧这门融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等众多艺术门类、堪称综合性最强的艺术重现辉煌?
观照当代,引领当代
创作于1987年的歌剧《原野》,是中国歌剧第二次创作高峰期的代表。因其音乐旋律优美,再加上曹禺剧本夯实,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上,两个院团同时选择了它作为演出剧目。
“我的态度是,既要全面了解,也不盲目照搬。作曲家要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经我消化,为我所用。”《原野》的曲作者金湘说,“歌剧创作的一度创作是关键,作为一度创作的剧作家和作曲家要拥有歌剧思维,进行多元化探索和发展。要‘观照当代,引领当代’,既不超前至脱离当代,也不滞后或媚俗于当代。”
《原野》把中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的表现方式充分结合,扬长避短,开拓出中国歌剧的一种新样式。在《原野》中,金湘一方面选取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运用垛板、紧拉慢唱等戏曲板腔手法,刻画人物内心的焦躁、不安、痛苦、忌恨……同时又采用欧洲浪漫派手法——大旋律的咏叹调酣畅淋漓地写出剧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此外,艺术手法上的多元性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技术含金量和艺术闪光度,在过去的24年里,这部作品已在国内外演出百余场,足迹遍及亚、欧、北美等地。
要缩小与观众的距离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歌剧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几年的创作和演出状态,更是被喻为进入“井喷时代”。各地纷纷推出或正在推出原创歌剧,仅今年,新创并上演的歌剧剧目就有20余部。然而,观众少、精品少、传唱度低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中国歌剧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歌剧发展遭遇瓶颈不能怪观众,创作者们要从自身找原因。当年《白毛女》演出时,很少有专业乐器伴奏,但它贴近群众生活的感染力难以超越。”在剧作家黄奇石看来,改革开放后的创作者对歌剧技术掌握得很好,但对民族音乐研究不够。“那些毕业于大学的科班生,在交响乐乐理知识、作曲法、和声及舞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上远远超过前辈,但他们对中国戏曲、民歌等民族音乐研究得不够,离观众还很远。”
“明明是中国的乡村故事却要用外国的曲风来表现,这不符合中国观众的音乐传统和接受习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也指出,当前的歌剧作品与观众“有距离”。“用西方的方式复兴中国歌剧,几乎是不可能的。”蒋一民说。
让外来艺术服中国“水土”
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而言,西洋歌剧的唱法让人较难适应,而早期的板腔体歌剧和结合地方戏曲、文化特色的歌剧反倒很受欢迎。
据泉州歌剧团原团长杨双智介绍,泉州歌剧团大量运用闽南音乐,汲取梨园戏等的唱腔,并以百姓熟知的客家风情为剧本,他们创作的《素馨花》等本土化歌剧不仅屡屡获奖,还深受观众欢迎。“至于歌剧怎么走,我们的体会是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搞民族歌剧才是我们的方向。”杨双智说。
蒋一民也表示:“在歌剧的创作和发展方面,除了借鉴外国的经验,还应当坚持从前辈们经过努力探索而建立的中国歌剧传统中汲取养分。”
作曲家刘振球表示赞同:“要在自己最熟悉的土壤里去挖掘东西,再化为自己的表达。”“文化离不开它的土壤,离不开它的受众,也就是说,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要让外来艺术形式服中国‘水土’。”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表示。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