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中国艺术歌曲:从被动到主动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乐音   2015-05-20 16:03:00   作者:乐音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很短,但中国人有歌的历史很长。数千年来中国农村有大量的民歌,不同地区还有不同风格,代代相传,也代代不同;近代中国城市也有歌曲,这个风俗早在宋代临安就已形成。宋代之前还有韩娥,“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但明清之后,则只听闻有戏曲名家,而再无歌唱家的名字传世了。

  直至1840年,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疯狂掠夺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他们的文化。于是中国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奇特历史时期。

  从音乐上看,1842年香港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堂,第一次在课程中加上了音乐课。至此,教会学校中的中国学童开始被动地接受西方音乐教育。同时西方传教士大批来到中国,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在华传教士高达8000多人,分驻在700余个传教点上,所传中国教徒230多万人。一些传教士采用当地的民歌填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赞美诗。唱歌这种方式,随着宗教的传播逐步走进部分中国人的生活。

  但作为民族整体性的行为,唱歌走入中国人的生活,是在20世纪初。1895年的甲午海战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随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继而辛亥革命爆发。正是在这推行新学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潮流中,产生了新的歌曲形式——学堂乐歌。

  早期学堂乐歌大部分是填词作品——利用西方现成的歌曲旋律填配中文歌词。对中国文人而言,倒也得心应手。因为根据曲牌填词,本就是传统私塾中的必修课。当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学堂乐歌的先驱,必定要去尝试创作歌曲,但终究是凤毛麟角。不过学堂乐歌及其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学校歌曲,对以后的革命歌曲、艺术歌曲与通俗歌曲的产生发展,却起到了准备作用。

  上世纪上半叶赴海外留学的一代音乐家,多少都受到学堂乐歌的影响。当他们在欧美学习时,又不约而同地相中艺术歌曲这个形式。原来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两大特点:一,选词极为考究,经常选择歌德、席勒等名家大作;二,钢琴不是伴奏,而是协奏,与人声共同表现。这样的体裁可谓顺手:中国有足够多的好诗词,魏晋唐宋取之不竭;而人声加钢琴,比起管弦乐队,在写作技术上要简单很多。所以中国音乐人往往在初学西方作曲技法不久,就开始尝试艺术歌曲的创作。青主的《大江东去》、赵元任的《听雨》就是此类佳作。而当进入更深,则又是一个境界,如萧友梅的《问》、黄自的《天伦歌》。更有融会贯通者,将艺术歌曲的创作融入大型体裁,则更显智慧,如星海的《黄河颂》。

  今天,当我们重唱早年的艺术歌曲,当有了历史而产生了距离感之后,它的价值会显现得更清晰。当然这些艺术歌曲不可能都是艺术精品。但大浪淘沙后,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特质的作品便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来,如金子般璀璨,如钻石般永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