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非得请西乐当“外援”?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翩 翩 2015-03-21 09:26:00
据统计,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共上演了127台、375场专业院团文艺演出,陪市民共度新春。其中,音乐类演出15台、17场。
在仔细阅读了几台音乐会的介绍后,笔者选择观看了一台中国传统音乐会。结果,和许多观众一样,不禁有一些失落,有一些不满。
该音乐会的大部分曲目是传统音乐的精品佳作,主要演员也是各领域数一数二的名家,甚至,连一般音乐会上不被重视的解说词也颇为专业、丰富。可惜,这些亮点和优势却被过于西化的演出形式和安插其间的几首现代歌曲给破坏了。
西方管弦乐队、现代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在各种音乐会上屡见不鲜,它们那以“复音音乐”为主体的宏大绚丽的听觉效果,对国人的音乐审美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得不承认,这种和声效果是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所不常听见的,在一些音乐会上的演出效果也很不错。但是,问题在于,这是一台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当大小提琴、圆号突然出现在古琴、琵琶、笛子前后,那种属于中国民乐的悠悠古意被瓦解得支离破碎,而在合唱团唱响整齐的高、中、低和声的那一刻,笔者欣赏音乐会的心情已是荡然无存。
在与该音乐会的主创交流后,笔者发现,导演对管弦乐队、合唱团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说,之所以在这场音乐会中加入它们,目的只有一个——保证票房。他说,以他几十年的经验来看,纯粹的传统音乐会在国内恐怕还没有市场。大多数国人没有在音乐厅听过正宗的传统音乐,也没有这种期待和愿望。若没有交响、合唱作为补偿,传统音乐的单调音响和缓慢节奏很快就会让大家昏昏欲睡。出于同样的考虑,这位导演还特别加入了由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古典曲目”。他认为,如果没有几首耳熟能详的曲目保底,票就砸在手里了。原来,这种大杂烩策略,是为了保证音乐会在眼花缭乱的演出市场中求得一线生机。
这位导演的想法听上去似乎不无道理。他对传统音乐会号召力的担忧,是如此的深重,对音乐会票房的担忧,又是如此的现实。但是,笔者还是要指出,表面上看,这些担忧的初衷,是为了选用更好的演出方式来满足观众的听觉审美,从而卖出门票。从根本上来说,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不自信——对民族音乐不自信,对传统文化不自信,对观众的音乐素养更是缺乏信心。
也许有人说,这只是在演出中加了一些西方文艺演出形式,奏的还是中国乐曲,唱的也还是民歌民谣,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呀?可依笔者看,对舞台艺术来说,形式即内容。一旦形式盖过了内容,内容将被冲淡和稀释,甚至完全消解。就如这台音乐会,那些打着领结、身着西装的演奏员们整晚抱着西方乐器端坐在舞台上,占据了一大半舞台视野,台下的观众不仅无法从他们的演奏中听到原装“中国传统”的声音,也难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这台音乐会,还能算得上传统吗?
正如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音乐学者田青所说,传统艺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他认为,“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要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说,什么才是经典?我们要保留传统中的哪些精华?这些恰恰是需要研究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放诸市场,任由市场选择。学者、专家在大声呼吁,一些音乐人却仍然唯西方音乐马首是瞻,真是让人气短。有些音乐家甚至认为,西方的复音音乐更加先进、悦耳,从而传统的创新就是加入西方元素这一条路。实际上,在文化领域里,尤其是艺术领域,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文化艺术工作者应坚定不移地保住民族之魂。
毕竟,笔者从未见过哪个外国乐团为了保证票房,在演奏贝多芬的时候加入唢呐或是古琴。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