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要关注民族传统审美意识

来源:中国音教网   编辑:严肖虹   2015-09-20 10:35:00   作者:严肖虹

  “中和”之美是一种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意蕴含蓄、典雅,情感力度适中,文与质、情与理等各种因素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是以儒释道互补为传统文化基础的,受先秦“尚中”“尚和”和孔子“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同传统文化的丰要思维模式,从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到音乐戏曲等等,都受到“中和”精神的深刻影响,并都放射着“中和”精神的光芒。统观我们高中音乐鉴赏的教材,凡人编的中同传统音乐,从古琴曲到古琴文化,从甫代歌曲到唐诗宋词,从民歌到民间器乐曲,随处都能找到“中和”之美清晰的影子。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传承、弘扬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就成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意识、有日的地引导学生关注、珍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审美意识, 又从哪些方面着手,引领学生感受、体验传统音乐中“中和”的审美情趣呢?这就成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课题了。

  一、自然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追求,在封建社会是被禁止的,因此,在各种文化艺术中,就自然地形成了把人与大自然(如:山水、花鸟等)进行类比,借“物性”寓“人性”,这样一种托物育志的风格特征。在众多艺术形式中,不仅文学诗歌和绘画艺术以大自然为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在音乐作品中也同样多见。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等,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表现“不与常人论凡间,甘于孤人谈清高”的格调,突出表现了“山水”与“人格”、“物性”与“人性”的积极作用。此时,曲作者与大自然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它给人们带来悦耳悦神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曲作者高尚的情感和心智,更促使人们深刻地思考人与大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

  二、虚实飘逸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之极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有的极具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美学大师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如元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占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情,全篇刻画出一片哀愁寂寞、怅触无边的诗境。而在我们中同古代音乐中,如《酒狂》、《潇湘水云》、《夕阳箫鼓》等等,作者都是借景抒情,在神思遐想中追求一种深沉隽永的艺术境界,这些作品既有山、水、云、月等景物,也有或优美飘逸,或忧怨愤懑,或超凡 脱俗的情感,就像宗白华所说的那样,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三、井然有序的表现形式 我国画论中有这样的艺诀:“两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欹一直、一向左一向名、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角、两根一高一下。”这艺诀中的俯仰、欹直、左右、有无、平锐、高下不就是花鸟画表现形式的手法吗?在中国传统音乐世界里,也有自己固有的一套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结构的脉络,旋律的递升递降,节奏的由疏而密,还是速度的慢起而渐快,力度的南弱至强,情绪的逐渐高涨,乐器的进进出出等等,均是那样的有秩序、有层次、有变化、有分寸;还有民间各种类型的加花变奏,主题的重复和展衍,什么螺丝结顶、对句法、垛句法、叠句、加穗和拆头等手法,都能让人觉得似乎是有法可依,有则可循。如:对“江 南丝竹”的表现形式,民间就有这样艺诀流传:“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其他的一些乐种在表现形式上也同样存在自己的规则。

  四、含蓄的意象 常有学者说:意象即艺术形象,它是人的主脱意念与外界客观事物猝然撞击的产物。在中国历代文学诗歌中,有大量意蕴含蓄的作品,如诗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着让听者得之于音乐内容之外的意中之象的作品也美不胜收,如教材中,琴曲《平沙落雁》就是意在“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土之心胸”;而琴曲《梅花三弄》,则是借梅花“傲霜雪而不屈,耐严寒更高清”的形象特征来象征和推崇人们对人性品质、高雅格调的追求。再像宁夏的“花儿” 《上去高山望平川》,整首山歌没有出现一个“情”字或“爱”字,但它却用比兴的手法,既使情歌多了几分雅趣,又把强烈的相思而又无法自抑的意象表现出来了。中同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至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民族传统审美意识,我只能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思考,本意更多在抛砖引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