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招医找专家17丨麻醉科专家盛晓妮:把责任与奉献扛在肩上 把服务患者放在心间

2023-09-08 20:02: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薄晓娜

  编者按:他们身穿白衣,秉承“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他们是专业“领头羊”,资质过硬,经验丰富;他们步履不停,忙碌不停,只为了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为了引导和激励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医疗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同时引导患者及时得到各专业专家有效的健康指导和诊疗,大众网联合招远市人民医院开辟了“走进招医找专家”专栏,为大家一一介绍招远市人民医院各专业的专家们。

  大众网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李永生 烟台报道

  “放轻松,别紧张,睡一觉就好了!”在无影灯下,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是患者术前的“心理疏导员”、术中的“疼痛消除者”和术后的“复苏守护人”,更是手术成功开展的“安全护航员”,是他们用贴心的问候、细致的操作,让冰冷的手术间充满了爱与温暖。招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盛晓妮,就是这样一位把责任与奉献扛在肩上,把服务患者放在心间的“幕后医者”。

  盛晓妮,女,中共党员,1973年出生,副主任医师,现任招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医近30年,盛晓妮兢兢业业、严谨务实,麻醉技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疑难危重老年、小儿麻醉。她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曾荣获县级科技进步奖项两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三项,被招远市委、市政府给予嘉奖奖励,先后获得招远市卫健系统“十佳医生”“老百姓信得过好医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部分荣誉证书

盛晓妮专利证书

  “在大多数人眼中,麻醉医生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手术前给患者打一针。”盛晓妮介绍道:“打完麻醉针以后,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守在患者身边,通过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和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不断作出判断和调整,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术后,病人完全苏醒后送回病房,之后还要对病人的疼痛及恢复情况进行随访。”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盛晓妮参与过上千场大大小小的手术,她耐心地陪伴着患者“安心睡去”,又呵护着患者“平安苏醒”,看似简单的“入睡”和“醒来”,这背后却是麻醉医生用责任和专业筑成的生命防线。正因为深知麻醉的重要性,多年来,盛晓妮在技术上刻苦钻研,在理论上不断学习,努力掌握外科、内科、儿科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能从容应对手术台上的突发状况,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查阅资料

  一名“危重创伤、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经过重症监护室治疗后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麻醉科年轻医生访视病人时发现病人“多发骨折,ASAIII级,气道评估患者吞咽困难,张口度小”,考虑插管困难,立即向盛晓妮主任汇报情况,盛主任针对此病人的情况组织进行了术前病情评估与讨论,制订了两套困难插管方案,并耐心与家属沟通,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患者麻醉诱导后盛主任发现可视喉镜根本无法置入,随即更换备选方案,即在充分供氧基础上,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因为张口困难纤支镜操作受限,第一次插管未成功,盛主任调整纤支镜角度后凭借丰富的经验顺利地置入导管,看到患者胸廓起伏,麻醉科医生及手术医生无不竖起大拇指。患者手术顺利,术毕安全拔管。这种场景在盛主任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各种病情复杂的患者在盛晓妮主任的指导下,均能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为手术病人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身为一名医生,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生命至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盛晓妮坚定地说。

手术中

  盛晓妮近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无影灯下,手术台前,将所有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热爱的麻醉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精彩奋斗的点点滴滴,无声描绘着医疗人生里的“醉”美画卷。

  盛晓妮主要工作经历

  1995年08月,毕业后被分配至招远市人民医院辛庄分院工作,后即被选派至招远市人民医院进修麻醉1年;

  2000年12月至今,在招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

  2004年09月至2005年0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专修小儿麻醉;

  2004年12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证书;

  2009年07月,担任麻醉科负责人;

  2013年4月,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麻醉科主任培训;

  2019年4月,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学习心脏手术麻醉;

  2022年5月,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