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孙国栋
王格庄镇安排人员为老人安装“煤改电”设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栾雨文 通讯员 巨泽涛 烟台报道
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谭家村“巷长”向镇“1225”民生热线电话反映,村内有一户73岁的独居老人,无子女赡养,行动不便,面临寒冬生活上需要帮助。王格庄镇“1225”热线工作小组立即安排人员进村实地查看,发现情况属实,第一时间协调镇清洁取暖办公室,给该户安装了“煤改电”设备,组织镇供电所工作人员进行了线路隐患排查,谭家村1名街长和3名巷长自发为该农户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干柴,确保该老人温暖过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王格庄镇地处烟台市牟平区西南山区,距城区35公里,辖53个行政村、1.89万人口,地广人多、社情复杂,导致矛盾纠纷多发。近年来,王格庄镇致力于基层基础治理水平再提升,探索创建“一包三长”信访联动机制,践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小联动”撬动“大治理”,切实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1米”,将“微治理”和“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身边,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极大降低信访率。
优化组织架构,选优一包三长。“一包”,即实行机关干部包联工商业户。王格庄镇组织54名机关干部,包联镇驻地124家工商业户,实行“机关干部包联服务制度”。“三长”,即在全域内依托大街小巷,建立网格,王格庄镇聘请“6名路长、113名街长、320名巷长”,实行网格“三长”制,其中,各镇级路由工作片包片领导担任“路长”;各行政村的主要街道由本街、巷(胡同)的有能力的党员担任“巷长”,无党员的由群众推选出本巷里威信高的“热心”人担任,确保村内“街街有街长,巷巷有巷长”,做到全覆盖、零死角。
明确职责分工,拓宽服务广度。组织架构是基础,如何发挥网格员作用是关键。牟平区王格庄镇明确了“一包三长”五个职责,即当好网格内的矛盾“化解员”、政策“宣讲员”、卫生“督导员”、秩序“维护员”、生产“指导员”,在保障政策传达及时的前提下,全面搜集居民需求,排查矛盾纠纷,整治安全隐患,掌握舆情动态,变过去“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为现在“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格局,极大的提升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精准互联互动,精细治理服务。“一包三长”联动机制基础是村庄,精髓在“联”、作用在“动”。王格庄镇建立“村村享”数字化监控中心,开通“事件上报”“民情诉说”“随手拍”等功能,建立案件转办、联办机制。组织重要事项现场联动,现场办公协商解决问题;难点问题升级联动,对村庄层面无法解决的事项,召集政府职能科室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推进问题收集解决闭环联动,缩短居民反映诉求路径,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截至目前,通过“一包三长”,王格庄镇收集用水用电、文娱生活等社情民意36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110余件,清理整治900余处问题点位,群众满意率高达98%,全镇初信初访同比减少53%。
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孙国栋